三毛流浪記簡介
《三毛流浪記》本是張樂平先生創作的連續性漫畫《三毛》,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
上�!洞蠊珗蟆吩诳箲饎倮笥诌B載三毛漫畫,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并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征,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
張樂平以機智的筆觸,精心地結構了一組一組的笑中帶淚的畫幅,描寫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樣做報販、擦皮鞋、當學徒……總之,三毛聰明機靈、樂觀幽默而又不畏強暴的性格躍然紙上。
三毛漫畫,受到了當時廣大讀者,特別是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喜愛。
張樂平是位造詣很高的藝術家,一生創作了大量漫畫,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記》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們的共鳴。張樂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幾代中國人的心里。張樂平被譽為“三毛之父”、“三毛爺爺”。
電影《三毛流浪記》劇情介紹:
陽翰笙創作的《三毛流浪記》的電影劇本,盡管運用了三毛漫畫提供的許多情節,但還是一個嚴肅的正劇。
經過編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大家認為這部影片應該搞成喜劇形式,盡可能與漫畫風格相接近。
但此時陽翰笙已經離開上海,便由陳白塵代為修改;不久陳白塵也離開上海,又交給李天濟修改。
最后,交由導演趙明、嚴恭寫出分鏡頭劇本,投入拍攝 。
本劇描寫三毛乞求到大上海后的坎坷命運和遭遇,同時表現了三毛不斷尋找幸福的辛酸、無奈、幽默的流浪經歷。
在解放前的上海,流浪兒童三毛無家可歸,衣食無著。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侮,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后來,他被流氓爺叔騙去干偷竊行當,好心的三毛不肯,逃了出來。
不久,他又被一個有錢而不能生育的貴婦人收為養子。三毛過不慣有錢人家的虛偽、腐朽的生活,在貴婦人為他舉行雞尾酒會時,糾合一群流浪兒伙伴,擾亂了酒會。然后,三毛脫下華麗的衣服,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兒隊伍中來。
上海解放了,三毛興高采烈地迎接新生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