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在線閱讀 | 法布爾《昆蟲記》·第十一章 被管蟲 | 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讀后感 |
所以那些硬樹枝,在離開毛蟲前部相當遠的地方,就中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領圈,那里的絲帶只是用一種碎木屑來襯托,這樣一來,也就增加了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從而不妨礙毛蟲的彎曲性。這樣一個能夠使毛蟲自由行動和彎曲的領圈是非常重要,而且絕對不可缺少的。以至于無論它的做法有怎樣的不同,而所有的被管蟲都要用到它。
在柴束前部,那張裝得下可以自由轉動的頭部,觸摸起來讓人覺得很柔軟,它的內部是用純絲織成的網,外面包裹著絨狀的木屑。這種木屑,是毛蟲在割碎那些干草的時候得到的。
我把草匣的外層輕輕地剝掉,將它撕碎,就會發現里面有很多極細的枝干,我曾經仔細地數過,大概有八十多個呢。在這里面,從靠近毛蟲的這一端到那一端,我又發現了同樣的內衣,在把它的外衣打開以前,只有中部與前端是可以看見的,而現在則可以看到全部了。這種內衣全都是由堅韌的絲做成的,這種絲的韌性是很強的,人用手拉都不能把它拉斷。這是一種光滑的組織,其內部是美麗的白顏色,外部是褐色的而且是有皺紋的,還有細碎的木屑分散地裝飾在上面。
于是,我要看看毛蟲是如何做成這件精巧的外衣的了。這件外衣內外共有三層,它們互相按一定次序疊加在一起。第一層是極細的綾子,它可以和毛蟲的皮膚直接相接觸;第二層是粉碎的木屑,用來保護衣服上的絲,并使之堅韌;最后一層是小樹枝做成的外殼。
雖然各種被管蟲全都穿上了這種三層的衣服,不過各個種族的外殼卻有所不同。比如,有一種,六月底我在靠近屋子旁邊的塵土飛揚的大路上遇見的,它的殼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做法上來看,比前邊提到過的那一種都要更加高明一些。它外面的厚披是用很多片材料制做而成的,比如那種空心樹桿的斷片,細麥桿的小片,還有那些青草的碎葉等。在殼的前部,簡直找不到一點兒枯葉的痕跡。我先前所說的那一種,是常常有的,但那足以妨礙其美觀。在它的背部,也沒有什么長的突出物,長出外皮之后,除去頸部的領圈之外,這個毛蟲的全身都武裝在那個用細桿做成的殼里面�?傮w上的差別并不是很大,不過最顯著的一點差異就是它有比較完整的美觀。
還有一種身材比較小,衣服穿得比較簡易一些的被管蟲,在冬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在墻上或樹上,在樹皮多皺的老樹上,比如洋橄欖樹,或榆樹上,常�?梢园l現它的蹤跡。當然在其他的地方也會見到。它的殼非常小,常常還不到一寸的五分之二長。它隨意地拾起一些干草,然后把它們平行地粘合起來,除去絲質的內殼以外,這就是它的全身衣服的材料。
衣服要穿的更經濟,更便宜,而且看上去更漂亮、更美麗,那是難度更大的事情了。
二、良母
如果我們在四月的時候捉幾條幼小的被管蟲,把它們放在鐵絲罩子里面,關于它們的一些事實,我們可以看得更多一點,也可以觀察的更清楚一點了。
這時它們中的多數還是處在蛹的時代,等待著有朝一日變成蛾子。但是它們并不都是那么安份守己地靜靜地待著,有的比較活躍好動一些,它們會很自豪地慢慢地爬到鐵絲格子上去。在那里,它們會用一種絲質的小墊子,把自身的身體固定好,無論是對它們而言還是對我而言,都要耐心地等待幾個星期,然后,才會有一些事情要發生。
到了六月底的時候,雄性的幼蟲從它的殼里跑出來了,它已經不再是什么毛蟲了,而已經變成蛾子了。
這個殼,即一束細桿,你應當記得,它有兩個出口,一個在前面,另一個在后面。前面的一個,是這個毛蟲很謹慎、很當心地制做的,是永遠封閉著的,因為毛蟲要利用這一端釘在支持物上,以便使蛹得以固定在上面。因此,孵化的蛾必須從后面的口鉆出來,在毛蟲還沒有變化成蛾子之前,要在殼內先轉一個身。然后,才會慢慢地出來。
雖然雄蛾只穿著一件十分簡單的黃灰色的衣服,只有蒼蠅差不多大小的翼翅,然而,它卻是異常漂亮的。它們長有羽毛狀的觸須,翼邊還掛著細須頭。
至于雌蛾,則很少能夠在一些比較顯眼暴露的地方捕捉到,而且,它們當中的大多數是很難見得到的。
比別的昆蟲遲幾天以后,它才會從殼里姍姍來遲地鉆出來,其形狀簡直是難看到了極點,這個怪物也就是雌蛾。當你剛剛見到它的時候,甚至會驚嚇地叫起來。也許它的樣子會嚇你一跳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馬上就看慣眼前這個凄慘的情形。它的難看程度并不比那些毛蟲差些。它沒有長翅膀,什么都沒有,在它背的中央,連毛也沒有,光禿禿、圓溜溜的。人們簡直難得睜開眼睛看它一眼。在它圓圓的有裝飾的體端,戴有一頂灰白色的小帽子,第一節上,在背部的中央,長著一個大大的、長方形的黑斑點——這便是它身體惟一的裝飾物,母被管蟲放棄了蛾類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