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出版以后,曾接到不少讀者來信,給了我許多鼓勵,有的讀者并提出寶貴的意見。這次再版,我綜合了這些意見,作了一次文字上的修改。在這里謹向熱情幫助我的讀者,致以誠摯的謝意。
由于初版交稿匆促,未寫后記,對于個人寫作以及書中人物等問題,沒作交代。因此,出書后,有許多青年讀者來信問一些問題:如《鐵道游擊隊》是否真人真事?這些英雄人物的下落和近況怎樣?作者怎樣寫了這本書?和書中人物的關系等等�,F在就對以上問題,作一簡要的說明。
《鐵道游擊隊》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寫出的。遠在抗日戰爭時期,魯南地區確有這樣一支游擊隊,開始在臨(城)棗(莊)支線,以后發展到津浦干線上活動。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很多驚人的英雄斗爭事跡。當時,我和他們在同一個地區工作和作戰,對他們比較了解和熟悉。后來為了寫作這本書,我和他們又曾在一塊生活過,直到現在,我和他們幾個主要干部還有聯系。原先,我想把他們所從事的斗爭,用傳記或報告文學形式來寫的,以后改為小說來寫了。既然作為小說來寫,對他們的斗爭事跡,就不能不加以藝術上的選擇和取舍。過于繁瑣的重復的人物和戰斗情節,有的被刪去,有的被合并,當然有的也有所加強。為了反映整個抗日游擊戰爭的實際情況,有些地方又把它豐富和發展了。盡管如此,但我還是以他們真實的斗爭發展過程為骨胳,以他們的基本性格為基礎來寫的。老實說,書中所有的戰斗場面都是實有其事的。
現在再談談我寫這本書的過程,以及我和書中人物的關系。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前后,為了寫《鐵道游擊隊》,我曾兩度到過他們那里,和他們一起生活了一個長時間。很早以前,我就聽到他們在鐵道線上的戰斗故事。當時敵后的抗日游擊戰爭還處在艱苦的階段,他們在黨的領導下,依靠人民的支持,正確地執行了毛主席所制定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和戰術,象一把鋒利的鋼刀一樣,插向敵人的血管。為了配合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內線的主力呼應作戰,他們在敵人控制的鐵路線上搞機槍、撞車頭、打票車,鬧得天翻地覆。這些戰斗,在當時確實是震撼敵偽,大快人心的。因此,他們的殺敵故事,就象神話一樣在群眾里流傳,被編成歌子唱,被寫成劇本上演,給堅持敵后游擊戰爭的抗日軍民以很大的鼓舞。我就是被他們英勇斗爭故事所鼓舞、感動的一個。在一九四三年,山東的戰斗英雄模范大會上,我懷著敬慕的心情,結識了他們隊上的個別英雄人物,和鐵道游擊隊的創始人之一的政委(就是小說中李正的模特兒)以后,我就產生了寫他們的愿望。我曾根據他們的部分材料,在報刊上寫了些文藝報道。以后鐵道游擊隊希望我到他們隊上去,更進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他的斗爭,希望我能比較全面系統地把它用文學形式反映出來。這個邀請,使我非常興奮。
回憶和他們相處的日子,是永遠使我難以忘懷的。由于他們的熱情、豪邁,我們很快就成了不分彼此的親密戰友和同志了。在這段期間,我有系統的研究了他們的斗爭和生活。我和他們短槍隊的"老哥們"作過長久的深談。我走遍了他們所有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我也曾到鐵路兩側,微山湖邊的人民群眾里,去了解他們艱苦卓絕的斗爭怎樣得到人民的支持,并在人民中間留下多么深的影響。人民把他們殺敵的故事,加上神奇的色彩在描繪著。
最使我難忘的一件事,是日寇投降后,他們第一次的新年會餐。在慶祝勝利的豐饒的酒席上,正象我小說里第二十四章所寫的那樣,他們是以古老的形式,來悼念自己犧牲的戰友。他們把一桌最豐滿的酒菜,擺在犧牲了的戰友的牌位前邊。他們平時喝酒喜歡猜拳行令,可是在這一次新年會餐席上,他們卻都沉默著喝悶酒。他們隔著酒桌,望著犧牲了的戰友的牌位,眼里就注滿了淚水。哪怕在最歡樂的時候,一提到已犧牲的同志和戰友,他們就會痛哭流涕。當時的情景,深深的感動了我。也就在這次會餐的筵席上,為了悼念死者,他們有兩個提議:一個是將來革命勝利后,建議領導在微山湖立個紀念碑;再一個就是希望我把他們的斗爭事跡寫成一本書。對于這后一個提議,也就是他們給予我的光榮的委托,我當時是答應下來了。因此,我寫這本書,一方面是出自我個人對他們的敬愛,同時,由于他們的委托,也成為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了。
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一九四六年,我在棗莊守著他們幾個領導人和一些老隊員,把他們以往的斗爭事跡,詳細地記錄下來。正要動手寫作時,解放戰爭開始了。為了粉碎蔣匪幫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全山東的軍民都動員起來投入緊張的戰斗。這時我軍從魯南暫時的撤退,鐵道線都拆了,他們轉入主力作戰,我也到其他戰場接受新的任務。在這緊張的戰爭年月,坐下來寫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把這一工作擱置了下來。一擱就是好幾年。在這段期間,雖然我們分開了,可是他們給我的光榮的委托,我并沒有忘記。每當我聽到他們戰斗的勝利消息時,在興奮之余,就馬上聯想到這一未完成的任務,心情也就沉重起來了,總覺得有件重大而嚴肅的工作沒有完成而感到難過。
在這種心情下,我就用嘴來講,象一般故事的傳播者一樣,當戰斗或工作之余,我就把他們的戰斗故事,講給戰友和同志們聽,大家都很愛聽,并深受感動。每當休息下來的時候,同志們都圍上來,要我講,有時我也主動的講。由于我對鐵道游擊隊故事中人物的喜愛和熱心傳播,有的同志見到我竟喊我為"鐵道游擊隊"了。當時所講的故事,也許就成為我今天小說的胚胎了吧!
全國解放以后,我很希望能找個時間來實現我多年來的愿望�?墒莿傔M入大城市,工作是繁忙的,我的崗位又是在機關行政工作上,這個愿望總沒有實現。直到一九五二年,我接受了一個寫作任務,才有機會把多年來的愿望予以實現。由于事隔經年,為了重溫他們以及整個抗日時期的斗爭,來喚起我原有的創作激情和沖動,在動筆之前,我又找到鐵道游擊隊的一些領導人,到魯南去了一趟。我們曾經在棗莊尋找早已倒塌的鐵道游擊隊的誕生地——小炭屋子,去找了血染洋行的舊址,沿著臨棗線(現已改為公路)向東走去,經過打票車的三孔橋,順著他們早期戰斗活動過的道路,西去臨城。在微山湖邊上,我們訪問了這一帶村莊的人民。人們聽說鐵道游擊隊的人又來了,象迎接久別的親人一樣都圍上來,依然那么生動的談著他們過去在這里的殺敵故事。我們重游微山湖,夜宿微山島,觸景生情,他們過去在這里所從事的英勇頑強戰斗,仿佛是昨天剛發生的事一樣浮上腦際,歷歷猶新。從魯南回來后,我就開始寫了《鐵道游擊隊》這部小說。
以上就是我寫作《鐵道游擊隊》的過程,也是我認識和接觸他們的過程。他們所創造的英雄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我,為了要把這些英勇斗爭在文學上反映出來,我經常和他們接觸,并和他們在思想感情上密切的聯系。直到現在,每當我有機會遇到他們過去的老隊員,或聽到他們的任何消息,我都感到高興、親切。
《鐵道游擊隊》出版了,可以告慰的是,他們給我的光榮的委托,以及我個人多年的愿望是實現了。遺憾的是,由于我受寫作水平的限制,給作品留下很多缺點和不足之處。本來按我個人的經歷,寫這樣長的文學作品,是力不勝任的。所以有勇氣寫下去,主要是鐵道游擊隊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斗爭事跡鼓舞了我。我敬愛他們,熟悉他們,我有著要表現他們的熱烈愿望。加上他們給予我的光榮的委托,我覺得不完成這一任務,就對不起他們和他們在艱苦卓絕的對敵斗爭中犧牲了的戰友。同時,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我熟悉了他們在黨的領導下所創造的英雄斗爭事跡,也有責任把它寫出來,獻給人民。所有這一切,給了我堅持寫作的熱情和勇氣�?墒菍懗龊�,自己再看一遍,又使我很不安,總覺得我所寫的,遠不如他們原有的斗爭那樣豐富多采。
我創作的經過就是這樣,寫在這里,作為讀者看這部作品時的參考,并請讀者批評指正。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