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的形成閱讀訓練及答案
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6分)
①現代漢語,這里指的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
②統一漢語語音,必須以一個地點方言的語音作標準音,不能以虛擬出來的語音或者用各種方音拼湊起來的語音作標準音,也不能以北方整個地域的語音為標準音。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每個漢字的北京話讀音是確定的,這樣各方言區的人才能有所依據。多少年來,話劇、電影和廣播等大都采用北京語音。北京語音的標準地位,早已為人們所公認。
③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最大,使用北方話的人口最多。自十三世紀以來,北方話詞匯就隨著“官話”和白話文學傳播開來,因而它在全國有極大的普遍性。尤其是建國以來,由于政治的統一,經濟的繁榮,教育的普及,交通的發展,各地人民接觸的頻繁,再加上報紙雜志、文學作品以及廣播影視的影響,北方話詞匯的傳播就更加深入、更加廣泛了。
④普通話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所謂“典范的著作”,是指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著作,例如現代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經過許多人反復推敲定稿的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些著作在語言規范的鞏固和發展上能起一定作用。所謂“現代白話文著作”,就是說,這種著作是白話的,同時又是現代的,因為語言在不斷發展,早期白話文作品有些地方已同現代語法不合了�!罢Z法規范”還必須是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中的“一般的用例”,也就是最具有普遍性的用例。
⑤現代漢語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
⑥現代漢語是在近古漢語的基礎上形成的。從近古漢語的歷史發展中可以看到,宋元以后有兩種明顯的趨勢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出現:一種表現在書面語方面,就是白話文學的產生和發展;一種表現在口語方面,就是 。
⑦漢民族在歷史上長期用“文言”作為統一的書面語。這種書面語最初必定是建立在口語基礎上的,但是后來與口語的距離越來越遠,學習起來非常困難,能夠使用的人只占全民中的極少數。因此,另外一種與口語直接相聯系的書面語――“白話”就起來與“文言”分庭抗禮。這種“白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書面形式的主要源頭。
⑧宋元以來,用“白話”寫的各種體裁的作品非常豐富,其中有像《水滸傳》、《儒林外史》、 等許多文學巨著。這些作品的語言雖然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地方色彩,但是總的說來,基本上屬于北方話。它們流傳到非北方話的區域,擁有廣大的讀者,并且促使非北方話區域的人也用“白話”來寫作。因此,這種白話文學大大促進了北方話的推廣。
⑨口語方面,大約在白話文學作品廣泛流傳的同時,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北方話也逐漸取得了各方言區之間的交際工具的地位。由于北京是元、明、清幾代的政治中心,北京話也就成為各級官府的交際語言,并隨著政治影響逐漸傳播到全國各地。當時北京話被稱為“官話”,實際上它并不是專為官吏階層使用的官場雅語或統治階級的習慣用語,而是對社會各階層一視同仁的語言。
⑩到了二十世紀初,特別是到了“五四”時期,隨著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上述兩種趨勢就匯合為一,力量更加壯大,這就加速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發展。一方面,“白話文運動”徹底動搖了文言文的統治地位,使一向只用在所謂通俗文學上的“白話”取得了正統文學語言的地位;另一方面,“國語運動”又給予北方話以一種民族共同語的地位。這兩者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上都有統一規范的語言形態,改變了早先的言文不一致、方言并立的局面。至此,人們逐漸用“普通話”來代替“官話”這一舊稱�!捌胀ㄔ挕钡摹捌胀ā笔恰捌毡楣餐钡囊馑�。這說明,這時北方話已完全取得了“共同語”的地位了。
1.文中與“普通話”相對的概念是( �。�。(2分)
A.白話 B.文言 C.方言 D.口語
2.第①段運用下定義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3.根據上下文,在第⑥段空白處填入恰當內容。(2分)
答:
4.第⑧段畫線處可填入的一項是( �。�。(2分)
A.《世說新語》 B.《聊齋志異》 C.《紅樓夢》 D.《人間詞話》
5.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ā 。�4分)
A.北京話讀音可作為普通話的標準音,因為在北方話中只有它是確定的。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堪稱現代白話文合乎語法規范的典范著作。
C.在語法上,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徹底擺脫了早期白話文作品的影響。
D.宋元之后,“文言”與口語的距離越來越遠,只有極少數人能使用。
E.到了二十世紀初,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加速了現代漢語的發展。
6.從全文看,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以北方話作為基礎方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現代漢語的形成參考答案:
1.C
2.科學、準確地揭示了本文說明對象“現代漢語”的內涵�!�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