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調查】
2013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了2012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其中18~70周歲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手機閱讀、網絡在線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MP4/MP5/ PDA閱讀等)的接觸率等數據引發人們的關注。
表一: 2011、2012年18~70周歲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
年度 |
手機閱讀 |
網絡在線閱讀 |
電子閱讀器閱讀 |
光盤閱讀 |
MP4等閱讀 |
2011 |
27.6% |
29.9% |
5.4% |
2.4% |
3.9% |
2012 |
31.2% |
32.6% |
4.6% |
1.6% |
2.6% |
表二:2012年18~70周歲國民手機閱讀人群的手機閱讀內容統計
內容 |
手機QQ等 |
手機小說 |
手機報 |
與工作、學習有關的信息 |
電子郵件 |
比例 |
64.1% |
47.3% |
41.1% |
17.1% |
10.2% |
【你說我說】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福民:科技發達會改變閱讀方式。盡管紙質閱讀呈下降趨勢,但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一現象。紙質書的閱讀量下降不會從根本上動搖紙質書籍的地位。不論是讀紙質書,還是讀電子書,最重要的是推動全民閱讀,閱讀形式其實是次要的。
原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金麗紅: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增加了閱讀的便捷,但隨之而來的娛樂化容易讓讀者忽略閱讀的本質,趨于淺薄,而深閱讀、重閱讀必定是歸于紙質傳媒的。中國是出版大國,但不是閱讀大國。紙媒出版人多出些好書,對閱讀內容就有主流的引導。
作家周國平:青少年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如果這一時期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有可能終生也難成為一個真正愛好讀書的人。網絡雖好,但是游戲、聊天、看八卦,信息太多,不及紙質圖書讓人精神愉悅。
作家王蒙:網絡閱讀、手機閱讀等碎片化閱讀更多的是一種瀏覽,在速度和精力集中的程度上,與讀紙質書是不一樣的。這種網絡的瀏覽,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種信息的傳播,但同時會使人對信息的攝取變得膚淺、平面、簡單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所以我尤其希望我們的青年人,堅持認真閱讀,堅持經典閱讀,從而使自己的知識更有系統和深度。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數字閱讀時代后,所有過去閱讀不能發生的地點和時間,現在都被閱讀搶占過來,所以整體來看,人的閱讀的時間是增加的,只是媒介變了。電子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同樣是提高的,它走出了過去傳統、封閉的閱讀空間,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態的局限。
《新京報》李大超文章:閱讀有深淺之分,有消費型閱讀和學習型閱讀的差異,有實用型閱讀和涵養型閱讀的區分。我們有批評淺閱讀、消費型閱讀和實用型閱讀的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拒斥淺閱讀,批評淺閱讀縱容了思想的懶惰,弱化了思維能力。實際上,任何對于國民閱讀整齊劃一的要求都沒有考慮到閱讀者本身的差異。隨著閱讀的普遍化,閱讀的差異性會越來越明顯,而閱讀取向兩極分化的趨勢則難以逆轉。
9.根據【權威調查】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出我國18~70周歲國民數字化閱讀的基本情況。(3分)
10.閱讀上述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對于數字化閱讀,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
B.周國平和王蒙論述角度有所不同,但他們對于數字化閱讀的態度是相同的。
C.一般來說,手機閱讀屬于淺閱讀、消費型閱讀和實用型閱讀。
D.對于數字化閱讀,金麗紅和李大超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
11.閱讀上述材料,概括出數字化閱讀被廣泛接受的原因。(4分)
12.當前越來越多的學生紛紛加入“低頭族”,整天沉湎于手機世界而忽視了紙質閱讀。你贊成這樣做嗎?結合材料簡要闡述理由。(至少3點)(3分)
參考答案:
9.(3分)(1)與2011年相比,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有了增長�;颍号c2011年相比,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手機閱讀、網絡在線閱讀的接觸率增長明顯,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等閱讀方式接觸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2分)
10.(2分)D
11.(4分)(1)能推動全民進行閱讀。(2)閱讀便捷�;颍涸黾娱喿x的時間和空間�;颍嚎梢允谷嗽诓煌喿x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3)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種信息的傳播。(4)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 (5)適用了讀者的差異性。(結合材料內容答到其中4點,意思符合即可)
12.(3分)不贊成。理由:(1)手機閱讀中的娛樂化容易讓讀者忽略閱讀的本質,趨于淺薄。(2)在手機世界里游戲、聊天、看八卦,信息太多,不及紙質圖書讓人精神愉悅。(3)青少年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而這種習慣需要在紙質閱讀中培養。(4)長期的手機閱讀會使人對信息的攝取變得膚淺、平面,缺少深度,缺少思考�;颍簩W生需要堅持認真閱讀,堅持經典閱讀,從而使自己的知識更有系統和深度。(結合材料內容答到其中3點,意思符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