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古代的詩詞、繪畫中,霧是重要的審美意向。神秘、迷離、縹緲的霧,其美妙難以描摹卻令人神往。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復吟誦贊美的霧,在現代都市里已漸行漸遠,如今籠罩在城市里的所謂的“霧”更多的是“霧霾”。于是一個原本陌生的詞——“PM2.5”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2)什么是PM2.5?在空氣動力學和環境氣象學中,顆粒物是按直徑大小分類的,粒徑小于100微米的稱為“TSP”,即總懸浮物顆粒;粒徑小于10微米的稱為“PM10”,即可吸入顆粒物;粒徑小于2.5微米的稱為“PM2.5”,即可入肺顆粒物,它是構成霧霾的主要物質。
(3)PM2.5的來源很廣,包括人為來源和自然來源。人為來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其主要來自燃燒過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燒、生物質(秸稈、木柴)的燃燒、垃圾焚燒。其次是在空氣中間接轉化的PM2.5,其氣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氣等。此外還有其他的人為來源,主要包括道路揚塵、建筑施工揚塵、工業粉塵、廚房煙氣等。自然來源則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漂浮的海鹽等。
(4)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醫學專家認為,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它的直徑僅相當于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從而引發咳嗽、哮喘、呼吸困難、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的疾病。PM2.5還會與身體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從而影響血液的輸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嚴重的心臟疾病。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還會使人體產生病變,從而誘發癌癥。
(5)面對越來越超標的PM2.5,在霧霾天氣下我們該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霧霾天氣下,近地面空氣中積聚著大量有害的氣溶膠粒子,因此,抵抗力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易感人群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如外出,需帶口罩。早晨空氣質量較差,此時最好不要鍛煉,鍛煉時間應選擇空氣質量好、能見度高的時段進行,同時也應適度減少運動量與降低運動強度。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12年第12期,有刪改)
1.文章開頭從被文人墨客吟誦贊美的霧寫起有什么作用?(2分)
2.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請你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什么是PM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對霧霾天氣的方法
3.第4節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根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請提出兩種治理PM2.5的具體方法。(2分)
參考答案:
1.文章開頭從霧寫起,吸引讀者(或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PM2.5。 (2分)
2.PM2.5的來源 PM2.5的危害
3.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方法各1分,共2分),具體形象地突出了PM2.5的粒徑�。ㄖ淮稹罢f明了PM2.5的粒徑小”也可,1分),不易被人體器官阻擋,容易造成對人體的危害(只答“容易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也可,1分)。
4.①植樹種草;②控制工業廢氣排放;③少開汽車,選擇綠色出行。(三點,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