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修筑的長城,其長度各不相同。超過一萬里的長城有三條:一是秦朝修筑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長城;二是漢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兩萬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的長城,全長一萬四千七百多里。若把歷代修筑的長城總計起來,大約在十萬里以上。以前認為明長城的東端起點是山海關。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其東端起點應在丹東虎山。長城西端則一直延伸到新疆羅布泊。
一般認為長城是漢族為防止其他兄弟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甚至有人把它說成是“大漢族主義”的產物。其實不然。自秦始皇以后大規模修筑長城的主要朝代有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九個,其中漢族統治的朝代只有漢、隋、明三個。而其他兄弟民族統治的朝代則有六個。元朝和清朝雖然未大修,但也對長城關隘進行了維修利用�?梢哉f,長城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財富。
長城的作用也不是普遍認為的那樣純粹用于戰時防御,體現著封閉和保守。代表中國早期對外開放的“絲綢之路”與長城就有密切的關系。就在漢武帝派張騫二次出使西域的同時,為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立即開始在漫長的河西走廊上設郡縣,筑長城�?梢哉f,沒有“絲綢之路”的開通,不會有這一長城的修筑;沒有這一萬里之遙長城烽燧的保障,“絲綢之路”也就無法存在。
長城在國內經濟開發上也起了重大作用。例如,2000多年的屯田制度就是因為長城而發展起來的。那沿長城分布的百萬戍邊軍隊、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戍邊移民、屯田民眾、軍人家屬,使長城內外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蓬勃發展了起來。
10.作者在長城的____________,修筑長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個方面糾正了前人的看法。
11.請概括修筑長城的積極意義。
12.能作為“長城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財富”這一說法依據的一項是
A.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朝和清朝,對長城關隘進行了維修利用。
B.我國歷史上很多不同民族統治的朝代,都曾經大規模地修筑了長城。
C.說歷史上的長城是“‘大漢族主義’的產物”,其實是不正確的。
D.秦以后大規模修筑長城的漢民族統治的朝代只有漢、隋、明。
13.以下對文意的理解和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A.一般地說,戰爭破壞經濟的發展;但在一定條件下,戰爭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B.漢代長城的修筑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也就是保護了當時經濟的發展。
C.漢武帝修筑長城也有經濟方面的考慮,而不是純粹為了防御少數民族的入侵。
D.漢代的長城和“絲綢之路”都是對外開放的標志,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參考答案:
10. 參考答案:東端起點 目的 作用 解析:注意問題是“糾正了前人的看法”的幾個方面。11. 參考答案:(1)保障了對外經濟的發展;(2)促進了內部經濟的發展。(意思對即可。)解析:相關信息在選文的最后兩段,要回答“積極意義”,不要回答作者不認可的“純粹用于戰時防御”的觀點�!�點此進入高中說明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00則查看完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1頁)…13. 答案:D解析:D項“絲綢之路”代表中國早期對外開放,沒有提及長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