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想起這件事,心中總有一種愉快、滿足之感,因它有著無與倫比的美。
那是凌晨時分,東邊的山巒仍是一片令人生厭的藍黑色。但山背后卻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紅渲染著山巒的邊緣。當這縷紅光婀娜升空時,色澤越變越冷、越淡、越暗。當她接近無邊天際時,就逐漸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
天很冷,雖未刺骨嚴寒,但也凍得我拱背縮肩,兩手插兜。我拖曳雙足,沿著山谷鄉間的土路前行,突然看見前方有一座帳篷。橘紅色的火苗在一只生銹的小鐵爐的縫隙中閃爍�!盁熗病眹姵龅幕疑珴鉄熤敝鄙�,好一會才在空中飄散。
火爐旁有位青年婦女,不,是位姑娘。她身穿褪色的布衣裙,外面罩著背心。走近后才發現她那只彎曲著的胳膊正摟抱著一個嬰兒,他被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吮奶。這位母親不停地轉來轉去干活,而嬰兒一直在吮奶。這既不影響她干活,也沒影響她轉動時輕捷優美的姿態,她每個動作都準確嫻熟。
我走近時,一股煎咸肉和烤面包的香味——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愉快和溫暖的氣味——撲面而來。東邊的天空這時已亮起來。我走近火爐,伸出手去烤火,一觸到暖氣,全身立刻震顫一下。
突然帳篷的門簾向上一掀,走出個青年,后面跟著一位長者。他倆都穿著嶄新的粗藍布褲和釘著閃亮銅鈕扣的粗藍布外套。兩人長得十分相像。青年蓄著烏黑短髭,長者蓄著花白短髭。他倆默默地站在一起望著逐漸亮起的東方,一同打了個哈欠,一同看著山邊的亮處。他們一回身看見了我,就一同向我問好。兩人一同來到火爐邊烤手。
姑娘不停手地、聚精會神地干活。她那梳得平平整整的長發扎成一束垂在背后,干活時,發束隨著她的動作甩來甩去。她把幾只馬口鐵水杯、幾只鐵盤和幾份刀叉放在一只大包裝箱上,然后從油鍋里撈出煎好的咸肉片,放在一只平底大鐵盤上,卷曲起來沙沙作響的咸肉片看上去又松又脆。她打開生銹的鐵烤箱,取出一只擺滿用發酵粉發得松松的大面包的正方形盤子。
熱面包香氣撲鼻,兩位男人深深地吸了口氣。
長者回頭對我說:“你吃過早飯嗎?”
“沒有�!�
“那就跟我們一起吃吧!”
這就是邀請了,我同他們一塊走到包裝箱旁,圍著箱子蹲在地上。青年問:“你也去摘棉花嗎?”
“不�!�
“我們已經摘了十二天了�!�
姑娘從火爐那邊說:“還領到了新衣服呢!”
兩個男人低頭瞧著新衣褲,一同笑了。
姑娘擺上那盤咸肉,大個的黑面包,一碗咸肉汁和一壺咖啡,然后自己也蹲在紙箱旁。嬰兒的頭部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還在吮奶,我聽見小嘴吮奶時的咂咂聲。
那位長者把嘴填得滿滿的,細細咀嚼了很久才咽下去�!罢婧贸�!”接著他又把嘴填滿。
青年說:“我們吃了十二天好的了!”
這時,每個人都在狼吞虎咽,都把再次放在自己盤上的面包和咸肉又一下子吃得精光,一直吃得肚里飽飽的、身上暖暖的。
陽光現在有了色彩。那兩個男人堅毅地面對東方,晨曦把他們的臉照得閃閃發亮。
兩位男人一同站起身。長者說:“該走了�!�
青年轉向我:“你要是愿意摘棉花,我們可以幫個忙�!�
“不啦,我還得趕路。謝謝你們的早餐!”
長者擺了擺手:“不用謝,你來我們很高興!”他倆一同走了。
東方的天際這時正燃起一片火紅的朝霞,我獨自順著那條鄉間土路堅毅地向前走去……
(選自《世界經典微型小說》,有刪改)
11.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獨特的山區晨景,請分析其表現特色。(4分)
12.統觀全文,簡要分析女人形象。(6分)
13.小說在結構安排上很有特色,請作簡要說明。(4分)
14.小說中的“我”認為這件事具有“無與倫比的美”,請探究文中“美”的內涵。(6分)
參考答案:
11.(4分)從低到高(或由近及遠),從視覺、內心感受等角度描寫,運用比擬、比喻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富有韻味。評分建議:每點1分�!�點此查看高中小說閱讀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4頁)…14.(6分)①環境美:天氣雖然寒冷,但山區晨曦卻給人美感。②人情美:母子之間的融合,父子之間的默契,陌生者之間的關切。③哲理美:勞動創造美;新生展現美;底層閃耀質樸純真美。評分建議:每點2分;答“生活美”“勞動美”等,酌情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