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垠的海洋似乎是永遠也不會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來的呢?
有學者認為,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氣的形式存在于熾熱的地心中,或者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巖石中。那時,地表的溫度較高,大氣層中以氣體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較多。地球在最初的5億年,火山眾多且活動頻繁,大量的水蒸氣通過火山口噴發出來,冷卻之后便漸漸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謂的“初生水”。
為了探尋地球水的淵源,人們還把目光投向了宇宙�?茖W家托維利提出假說:地球上的水是大陽風的杰作。大陽風即太陽刮起的風,但它不是流動的空氣,而是一種微粒流或帶電質子流。根據托維利的計算,從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從太陽風中吸收了17億億噸的氫,若把這些氫和地球上的氧結合,就可產生153億億噸水。
科學家路易斯·弗蘭克也提出了一個新理論:地球上的水有可能來自迄今為止還未觀測到的由冰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衛星圖片時發現了一些黑色小斑點,而這些黑斑是高層大氣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氣體水云。他認為,小黑斑現象是許多小彗星不斷地把水從高層注入大氣,形成彗星云團,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發現了帶狀發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這一高度恰好是此類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帶。1990年,一塊冰體從天而降,落在中國無錫梅村鄉。我國專家潛心研究后認為,此冰塊就是來自彗星。弗蘭克理論還為一些未解之謎提供了解釋。例如可能就是有大量的小彗星傾瀉而下,造成地球氣候劇變,才使恐龍及其他一些物種滅絕。1998年美國科學家打開了一塊來自彗星的隕石,結果竟在里面發現了少量的鹽水水泡!不久又發現另一塊隕石里布滿了奇怪的紫色晶體,這些晶體里竟然有水!
對于小彗星是否為地球帶來過大量降水,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地觀察,不斷地試驗。
4.下列對“所謂的‘初生水’”表述準確的一項是 ( )
A.存在于熾熱的地心中的水蒸氣。
B.存于地下巖石中的結構水、結晶水。
C.大氣層中以氣體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噴發的水蒸氣冷卻后形成的水。
5.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弗蘭克理論的是 (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來自由冰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帶發現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經我國專家研究,落在中國無錫梅村鄉的冰塊來自彗星。
D.有的隕石里含有鹽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體。
6.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根據托維利假說,人類有可能利用太陽風獲取更多的水。
B.根據弗蘭克理論,人類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團進行人工降雨。
C.對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預見地球氣候還將發生劇變。
D.對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參考答案:
4.D(解答此題,可先從文中找到表述“所謂的‘初生水’”的相關語段,然后將選項帶入進行比較分析,做出判斷取舍,ABC三項都在說明水存在于何處,但本題是要求解釋“初生水”的含義,從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產生的水,結合語境看,應是地球內部存在的 “水蒸氣通過火山口噴發出來,冷卻之后便漸漸形成”水,所以選D。)
5.A(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蓪⑦x項帶入進行比較,找出選項與原文表述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該題的題區間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個段落的中心句,是弗蘭克理論的核心觀點,從第2句至結尾是用事實論據作具體分析論證。A項恰恰是弗蘭克提出的理論觀點,而題干卻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蘭克理論觀點的“論據”,A項顯然屬答非所問。所以選A。)
6.C(此題考查分析和推斷的能力�?筛鶕闹凶髡叩挠^點來分析選項是否正確,AB兩項,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來看,依據現代的科技發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實現,判斷客觀。D項,人類目前類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贅述。C項錯誤不在于“地球氣候還將發生劇變”,而在于“對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幫助“預見”地球氣候還將發生劇變,在文中沒有暗示信息。事實上,從文中可知“地球氣候劇變”,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傾瀉而下”造成的。所以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