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文章的標題是“菱蕩”,開篇卻用三個段落來寫陶家村,請簡要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9.文章用片段式的情節來刻畫人物,請結合文章概括分析陳聾子的形象特點。
10.廢名是三十年代頗具影響的京派作家,有人說看他的文章充滿了詩境、畫境和禪趣,也說陳聾子就是廢名的化身。請結合文章分別挖掘文章的美和人生禪理。
參考答案:
7.答案:C3分、B2分、D1分。
8.①交代菱蕩所在的地理位置,表明菱蕩與陶家村的密切關系,引出下文對菱蕩的描寫,引出主人公陳聾子②借助景物描寫和神話故事,渲染烘托菱蕩的美麗與神奇③借助景物描寫來襯托此地百姓的淳樸和善良,進而表達對人性純美的贊美之情。
9.①率真。他用人間常理去判斷神話傳說的真實性,可見樸實、率真。②善良、不計較。陳聾子幫二老爹賣菜從不起貪財之心,洗衣女問他要蘿卜吃,他挑最大最好的給別人。別人逗趣他,他也從不回話。
③勤勞、知足。幫東家經營十幾年的菜園,盡心盡力,并無怨言。④憨厚,不太愛說話。(任意答對3點即可,要結合文本分析。)
10.美: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人性美禪趣:陳聾子對世俗的不計較,淡然處之,堅守本心。(每點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7.試題分析:A.“看出農村教化問題,言行的粗陋”分析錯誤;D.不僅表現在語言中,更表現在鄉村的民風民俗中和人性中;E.“可見村里的人都嫉妒厭惡他的不理不睬”分析不當。
考點: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試題分析:解答該題,可以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作答,從內容上來說,小說的前三段交代了菱蕩的地理位置、菱蕩的景物和神話傳說,表明菱蕩與陶家村的密切關系、渲染烘托菱蕩的美麗與神奇、襯托此地百姓的淳樸和善良;從結構上來說,文章開頭部分作用,應當是引出下文。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9.試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需要通過人物的具體言行來分析,關鍵是要能夠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如文中的“這個故事,陶家村的陳聾子獨不相信,他說:‘張老頭子擺渡,不是要渡錢嗎?’擺渡依然要人家給他錢,同聾子‘打長工’是一樣,所以決不能升天”“二老爹的園是他種,園里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賣,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來一文一文的錢向二老爹手上數。洗衣女人問他討蘿卜吃——好比他正在蘿卜田里,他也連忙拔起一個大的,連葉子給她”“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幾年長工,輕易不見他說話”等等信息,根據這些,即可概括他的形象特征。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0.試題分析:解答該題,可以從語言美、意境美(畫面美)、人性美等方面來分析其中的“美”,要結合文本指出美在哪里,如小說中寫到的菱蕩的美景,聾子和陶家村村民的樸實的人性等方面,都展現了廢名小說的美;禪趣可以從聾子的不計較,淡然處之,堅守本心等角度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考點: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