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常常想到時間。
時間很玄妙:無涯無際,無始無終,無窮無盡。綿綿歲月,悠悠歷史,皆由時間組成。時間涵蓋宇宙太空,主宰天地萬物。牛頓有時間絕對永恒之說,愛因斯坦則有相對論的時間觀念,都很能激發想像力,這是科學家思考的命題,姑且不論。
時間讓人感到神秘莫測。十七世紀法國作家伏爾泰說過,時間是個謎:最長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寬廣,最不受重視又最寶貴,渺小與偉大都在時間中誕生,等等。這一串哲理的話,在我們庸常的人生中倒也常有體會�?箲鸢四�,“文革”十年,身臨其境,常覺時間過得慢,感到那段時間真長。事過境遷,又覺得時間過得真快。人生幾何,從混沌到清醒,竟用去大半輩時間�,F在生活漸趨小康,國門敞開,“與國際接軌”,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仿佛又是轉瞬之間�?旎蚵�,長或短,分割或寬廣,渺小或偉大,最終是留不住時間�!白釉诖ㄉ显唬菏耪呷缢狗�,不舍晝夜!”古人慨嘆時間流失的惆悵和無奈,今人依然引起共鳴。
時間也真是不可捉摸:無形無影,無聲無息,無光無色。然而,時間卻又無處不在,無往而不在。隨手掇拾幾個生活細節,例如撕去的日歷,飄落的秋葉,老人的白發,美女眼角的魚尾紋,諸如此類,都顯示時間的印痕。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正的。人人不斷擁有時間,人人又不斷喪失時間。歷史無情,歲月不饒人。老人是去日苦長,來日苦短。年輕人的時間當然比老人富有得多,經得起透支和揮霍。不過,正如老年是從青年過來的,青年的未來必然是老年,如果有足夠年齡可稱得上老年的話。這個道理很簡單,或長或短,任何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說實話,我很羨慕今天的青年。上班族的人們,有了雙休日,一個星期多了一天屬于自己的時間。一周間整整兩天完全由自己支配,何等幸福,可做多少自己想做的事!回想往昔的年代,即使是不搞政治運動的日子,也很少有自己的時間。五十年代一個長時期,我放棄許多星期天,放棄許多難得的節假日,只為了關在斗室里,悄悄伏案筆耕,卻也須警惕有人虎視眈眈,橫加指責業余寫作是“名利思想作怪”云云。這種責難,今天顯得很遙遠,聽起來近乎荒誕,當代走紅的青年作家知道的恐怕不多了。
最大的浪費是時間的浪費。浪費個人時間,蹉跎年年,虛擲生命,是個人的損失。如果浪費國家和民族的時間,長期無謂的消耗,造成歷史倒退,是億萬人民的損失。時間孕育機遇,機遇來自時間。大有大的機遇,小有小的機遇。贏得時間,接受挑戰,為民造福,沒有不能創造的奇跡。
馬克思有一句耐人尋思的名言:“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痹跓o限浩瀚的時空里,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永無窮盡的。
(選自《百年美文哲思卷·下》)
(二)
談時間
梁實秋
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經常睡在一只瓦缸里,有一天亞力山大皇帝走去看他,以皇帝的慣用的口吻問他,“你對我有什么請求嗎?”這位玩世不恭的哲人翻了翻白眼,答道:“我請求你走開一點,不要遮住我的陽光�!�
這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究竟涵義何在,恐怕見仁見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通�?偸怯X得那位哲人視尊榮猶敝屣,富貴如浮云,雖然皇帝駕到,殊無異于等閑之輩,不但對他無所希冀,而且亦不必特別的假以顏色�?墒羌s翰遜博士另有一種看法,他認為應該注意的是那陽光,陽光不是皇帝所能賜予的,所以請求他不要把他所不能賜予的奪了去。這個請求不能算奢,卻是用意深刻。因此約翰遜博士由“光陰”悟到“時間”,時間也者雖然也是極為寶貴,而也是常常被人劫奪的。
“人生不滿百”,大致是不錯的。當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沒有,不過期頤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數十寒暑當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蘇東坡所謂“睡眠去其半”,稍嫌有一點夸張,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總是有的。童蒙一段時期,說它是天真未鑿也好,說它是昏昧無知也好,反正是渾渾噩噩,不知不覺;及至壽登髦耋,老悖聾瞑,比死人多一口氣,也沒有多少生趣可言。掐頭去尾,人生所余無幾。就是這短暫的一生,時間亦不見得能由我們自己支配。約翰遜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動輒登門拜訪,不管你正在怎樣忙碌,他覺得賓至如歸,這種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覺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樣嚴重的“時間之賊”。他只是在我們的有限的資本上抽取一點捐稅而已。我們的時間之大宗的消耗,怕還是要由我們自己負責。
有人說:“時間即生命�!币灿腥苏f:“時間即金錢�!倍f均是,因為有人根本認為金銀即生命。不過細想一下,有命斯有財,命之不存,財于何有?有錢不要命者,固然實繁有徒,但是舍財不舍命,仍然是較聰明的辦法。所以淮南子說:“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蔽覀冇讜r,誰沒有作過“惜陰說”之類的課藝?可是誰又能趁早體會到時間之“難得而易失”?我小的時候,家里請了一位教師,書房桌上有一座鐘,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師不注意的時候把時鐘往前撥快半個鐘頭,以便提早放學,后來被老師覺察了,他用朱筆在窗戶紙上的太陽陰影劃一痕記,作為放學的時刻,這才息了逃學的念頭。
時光不斷在流轉,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
不可挽住的就讓它去罷!問題在,我們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時間,如何去打發它,梁啟超先生最惡聞“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煩的人才忍心的去“殺時間”。他認為一個人要作的事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哪里還有時間可供消遣?不過打發時間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見運河上舟揮往來,熙熙攘攘,顧問左右:“他們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衛在側,脫口而出:“無非名利二字�!边@答案相當正確,我們不可以人廢言。不過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當中還是利的成分大些�!叭藶樨斔�,鳥為食亡�!�
時間即金錢之說仍屬不誣。詩人華茲華斯有句:
塵世耗用我們的時間太多了,夙興夜寐,
賺錢揮霍,把我們的精力都浪費掉了。
所以有人寧可循這山林,享受那清風明月,“侶魚蝦而友麋鹿”,過那高蹈隱逸的生活。詩人濟慈寧愿長時間地守著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為那是人間至樂。嵇康在大樹底下揚槌打鐵,“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劉伶“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搕提壺”,一生中無思無慮其樂陶陶。這又是一種頗不尋常的方式。最徹底的超然的例子是《傳燈錄》所記載的“南泉和尚問陸亙曰:‘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寸絲不掛即是了無掛礙之謂,“原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境界高超極了,可以說是“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 根本不發生什么時間問題。
人,誠如波斯詩人莪漠伽耶瑪所說,來不知從何處來,去不知向何處去,來時并非本愿,去時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間逗留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內,我們是以心為形役呢,還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還是參究生死直超三界呢?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節選自梁實秋《生活的藝術》)
13.下列說法符合文章(一)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牛頓的“絕對永恒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伏爾泰所認為的“時間是個謎”,都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時間的。
B.“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古人慨嘆時間的既快又慢,既長又短,既能分割又最寬廣,既渺小又偉大。
C. 撕去的日歷,飄落的秋葉,老人的白發,美女眼角的魚尾紋,諸如此類的印痕都能表明時間是無處不在、無往不在的。
D.時間對老人而言,去日苦長,來日苦短;對年輕人而言,則富有得多,經得起透支和揮霍,可謂去日苦短,來日苦長。
14.文章(一)作者圍繞時間提出了哪些觀點?(4分)
15.根據文章(一),“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這句話如何理解?(5分)
16.下列說法中屬于文章(二)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3分)
A.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的小故事告訴人們,陽光并不是皇帝所能賜予的。
B.在短暫的一生中,自己并不能完全支配能讓自己有所作為的有限時間。
C.時間既是生命,也是金錢;舍命不舍財,也算是一種比較聰明的選擇。
D.人選擇“立德立功立言”,還是選擇“參究生死”,自己并不能作主。
17.請概括文章(二)中時間被消耗的三種情況。(6分)
18.賞析文章(二)中畫線的句子。(4分)
19.下列對兩篇文章的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文章(一)列舉抗戰八年、“文革”十年和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三個例子,意在表明時間流逝得快,使人惆悵和無奈。
B.文章(一)作者認為幸福就是擁有能夠完全由自己支配的一部分時間,在這部分時間里能去做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C.文章(二)寫“小時候自己和姊姊偷撥時鐘”的事件,能讓讀者在生活細節的描述中領悟時間“難得而易失”的道理。
D.文章(二)中嵇康在大樹底下揚槌打鐵,劉伶“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搕提壺”,都達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人生境界。
E. 文章(一)某些人認為業余寫作是“名利思想作怪”,與文章(二)和珅所說的“無非名利二字”都否定名利,有異曲同工之妙。
20.兩篇文章談的都是時間,但語言各有特色,請作簡要概括。(6分)
參考答案:
13.【信息篩選】(3分)C(A.伏爾泰認為“時間是個謎”并不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時間的。B.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是古人慨嘆時間流失的惆悵和無奈。D.對年輕人而言,時間并不一定意味著“去日苦短,來日苦長”。)
14.【內容歸納】(1)時間很玄妙(神秘莫測、不可捉摸)。(2)時間易逝。(3)時間無處不在,無往不在。(4)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正的。(5)時間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6)時間孕育了人類發展的機遇(為人類發展提供想象力和創造力)。[4分。每點1分,滿4分為止。意思對即可。]
15.【句意理解】(1)時間孕育了人類發展的機遇。 (2)時間為人類發展提供了永無窮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3)贏得了時間,才能接受挑戰,為民造福,創造奇跡。[5分。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意思對即可。]
16.【信息篩選】(3分)B(A.這是約翰遜博士的觀點。C.原文中,“舍財不舍命”才是較聰明的辦法。D.原文“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還是參究生死直超三界呢?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表明自己應該能夠為自己作主。)
17.【內容概括】(1)被他人劫奪;(2)自然逝去;(3)自己不愛惜。[6分。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18.【語句鑒賞】這句話意在表明時間有限,人的生命有限。把人的全部生命比喻成幾十本日歷,形象生動,富有啟發性,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4分。句子意思2分,表達效果2分。]
19.【內容分析】(5分。選對一項3分,對兩項5分。)B C(A.文章(一)列舉抗戰八年、“文革”十年這兩個例子意在表明由于受時代和環境影響,人們常常覺得時間過得慢。D.嵇康、劉伶達到的是一種“無思無慮其樂陶陶”的境界。E. 從原文“這答案相當正確,我們不可以人廢言”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并沒有否定名利。)
20.【語言鑒賞】文章(一)語言平實直白,富有生活氣息;文章(二)語言淡雅詼諧,富有文化內涵。[ 6分。文章(一)和文章(二)各3分。其中文章(一)一點2分,兩點3分;文章(二)一點2分,兩點3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