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腦的變化可能可以解釋為什么從40歲開始人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行動遲緩。這項研究表明,到了中年,即使健康的人,負責運動神經元控制的腦區的絕緣性(由包裹著神經纖維的一層特殊的薄薄的脂肪產生)會開始下降。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學家喬治·巴特佐基斯比喻說,大腦就像互聯網,動物的快捷取決于帶寬,而在大腦中的髓磷脂,就是包裹著神經纖維的一層特殊的薄薄的脂肪,就相當于“寬帶”。這研究幫助解釋了為什么“40歲之后很難再成為一名世界級的運動員”。.
盡管這個消息聽起來有些令人沮喪,但這項研究為我們指出了在身體和精神上保持積極狀態的另外一個原因——進行積極鍛煉的大腦可以更迅速地發現受損的絕緣部分,并指示修復細胞前去修復。.
健康的髓磷脂可以更迅速地傳輸大腦用于發出指令的電子信號。更高的放電頻率——被稱為“動作電位”——可以加速人們的動作,包括從拍籃球到敲擊手指敲擊的任何一種動作。 如果說髓磷脂是在青春期時積聚起來的,那么它的生成速度什么時候會慢德不足以抵消人體修復破損、老化的絕緣材料的過程?.
巴特佐基斯召集了72名年齡從23歲到80歲的健康男子,讓他們完成一個簡單的測試——看看他們敲擊食指的速度有多快。研究人員統計了這些人在10秒鐘時間內敲擊的次數,并記錄10組敲擊中次數最多的兩次。隨后對這些人的大腦進行掃描,檢查他們大腦中命令手指進行敲擊的部分的髓磷脂有多少需要修復。.
令人吃驚的是,敲擊速度和髓磷脂的健康程度都是在39歲時達到巔峰。然后,這兩者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開始走下坡路。.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大腦的其它部分也受到了同樣的影響。目前掌握的證據顯示,髓磷脂在大腦中負責認知功能的部分比負責運動神經原控制的部分的磨損晚十年左右的時間。
5.下列對“髓磷脂”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髓磷脂可以迅速地傳輸大腦用于發出指令的電子信號。
B.髓磷脂是在人處于青春期時聚集起來的。
C.髓磷脂的健康程度在人處于39歲時達到顛峰。
D.髓磷脂負責認知功能的部分比負責運動神經元控制的部分的磨損晚十年左右。
6.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大腦的變化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們會隨年齡的增加而行動遲緩。
B.控制腦區的絕緣性的是包裹神經纖維的一層特殊的脂肪。
C.健康髓磷脂的高放電頻率可以使人們的動作又準又快。
D.髓磷脂在出了問題之后會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
7.根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巴特佐基斯的研究將有助于人類延緩運動機能的衰老。
B.讓大腦進行積極鍛煉,可以讓運動員40歲以后再創輝煌。
C.讀書越多,髓磷脂越多,人的動作就越能長久地保持快捷。
D.人應該在年輕時加強訓練,積攢一些髓磷脂供衰老時使用。
參考答案:
5.A(原文為“健康的髓磷脂”)
6.D(A、原文為“可能解釋”,而且是“從40歲開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行動遲緩”;B、包裹著神經纖維的脂肪產生絕緣性; C、健康的髓磷脂的高放電頻率可以使動作準確沒有依據)7.A(B、原文是“很難再成為一名世界級的運動員”; C、讀書并不能增加髓磷脂,“長久”無中生有;D、經過訓練積攢髓磷脂在文中無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