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題作文寫作指導
從作文訓練情況來看,中學生比較害怕全命題作文,尤其對越是簡單的題目(如《家》、《責任》)越感到難以下手,即使勉強寫出來,也只是就題目寫題目,停留于題目表象,出不了新,出不了彩,在此我們編輯這一份輔導材料,希望大家認真去領會,積極訓練。
近年來全命題作文出現一些新的特點:
一是命題作文的命題內容從過去的簡單機械逐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活傾向,或從考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命題,或讓考生思考人生的哲理,或讓考生為社會承擔責任……如江蘇南通市的命題作文題目“興趣“,深圳市的“留下”,重慶市的“責任”等。
二是形式上由以前的單一的題目向多元的形式轉化,出現了下面兩種形式:
1.提示語+全命題,既有較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又隱含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如南通市的作文題(有位名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過濃厚的興趣。請結合你學習和生活的實際,以“興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全命題+提示語,這提示語通常是給考生在審題和選材上作一個引導,使考生有話可說,如重慶市的作文題(題目:責任
提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時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天下興亡,我有責”。意思是說,“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對國家、對社 會的責任。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應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國家遇到了困難、學校出現了問題、家庭發生了矛盾、同學違反了紀律、自己成績不理想……都應當問一問:“我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要求:(1)可以寫自己的經歷,也可以寫別人的事;可以從正面寫,也可以從反 面寫;可以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議論。(2)除詩歌外,文體自選。(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命題作文的寫作,首先要審查作文題目中的限制,限制的內容大致有:時間、地點、對象、內容,數量等,審題時要弄清楚,作文時,不能越“雷池”半步。沒有限制的內容,雖然題目上沒寫,但需要自己去想。因為只有想到沒有限制的內容,才能找到選材的廣闊天地,擴大選材的范圍。
如:《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趣事》,題目限制了對象——我,內容——趣事,數量——一件,范圍——身邊。沒有限制:時間、地點。寫作時就可以拋開時間、地點不去考慮。這樣,選材的范圍就大多了。
其次要弄清楚一幕把握表意的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關鍵性詞語,只有抓住了關鍵性詞語,才能體現文章的特色,寫出更好的作文。一般來說,偏的部分,如:《有意義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義”三個字上,審題時只在緊扣“有意義”三個字思考就可以了。第三要準確把握要求,讀懂提示語,看清限制,決不可出現跑題的現象,構思立意要新穎,唱出自己的歌。命題作文的限制使多數考生的作文保持了一致性,只有發揮自己的個性,才能得高分。第四要充分發揮想像和聯想,以題目為載體,向深層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環。
全命題作文的審題與構思還要注意幾點:
(1).在命題作文中,一般來說,如果題目當中包含了記敘文的六要素之一的都應寫成記敘文,如《我的未來不是夢》,題目中有六要素之一——人物(我);如果題目中出現了“論”、“談”、“評”、“小議”等字樣,一般要寫成議論文。
(2).有些題目,命題者故意藏頭去尾,使題目帶有迷惑性,增加審題難度,用以考察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這個題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審題有難度。對于這類題目,我們可以采用在原題的前面加上“我”、“媽媽”、“班主任”等因素,使題目成為《我的心愿》、《媽媽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這樣,題目的意思就明確了,文章體裁也就很容易確定了。
(3).另一些帶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題目,如《暖流》、《春風》等,則可以采用數學配方的方法。如果題目出的是比喻的喻體,寫作時就配上本體去寫;如果題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寫,如《暖流》,暖流是喻體,我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從它的本體——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關愛等角度去審題,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洞猴L》、《考試》、《蠟燭》、《七月如火》等一類題目都有可以采用數學配方的方法去審題。
(4).對于一些抽象性的題目,如《責任》、《追求》、《寬容》、《合作》、《友善》等,它們如果寫成記敘文,你可以構思成“通過一個我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人(負或不負)責任(寬容、友善……)的故事,告訴大家生活需要……”,這時,題目“責任(寬容……)”就是你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讀古今中外書籍,擁有大量事例史實,擅長寫議論文,你當然可以把它寫成議論文,此時,題目就是你的議論的話題所在,就是議論文三要素中的論點的中心詞,你只需羅列古今中外幾個有關“責任”(寬容……)的事例,證明一下“責任大于山”,“勇于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我們要對自己、家庭、國家負起應有的責任”……等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