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與此同時,秦穆公也留下了一段用人以信的歷史佳話。秦國當時與晉國爭霸,恰逢晉君病逝,秦穆公想乘此機會假道晉國滅晉的友鄰鄭國。于是派了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將出征。沒想到秦軍進入晉國的高山峽谷時,受到了晉軍的伏擊,秦軍全軍覆滅,三位主將被活捉。晉國為了羞辱秦國,不殺孟明視等,反而將他們押送回國,請秦自處。秦國舉朝羞憤,三位將軍也恨不能立刻以死謝罪。但秦穆公卻身穿白衣素裳,親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們,并為未能生還的將士痛哭祭奠,然后向全國發布引咎自責的《秦誓》。他說:“孟明視等都是杰出的將才,只是因為我的錯誤決斷,才蒙受了這樣的奇恥大辱。勝敗乃兵家常事,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為我們的國家報仇血恨�!币荒曛�,孟明視率師伐晉,又遭慘敗。秦穆公不顧大臣們的反對,仍然讓他位列將相,并幫助他整頓軍政。孟明視等發誓要報此知遇之恩,定要實現《秦誓》中的誓言。他們厲兵秣馬了整整三年,三人再度伐晉,這一次是勢如破竹。壓過全境,晉軍大敗,只得求和。此一戰大振秦國國威于天下,終于使晉國承認了秦國已經振興并享有同等權力的地位。
由上述三例可見。做到用人以信、用人不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能運用自己的權力給人創造發揮才干的條件外,還要能在流言如矢的情況下,持信而不移;并且在遇到困境時,能與下屬同甘共苦,共患難;并不只是以消極的態度等待其發揮才干、創造佳績,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其中,增強其信心,扶助其毅力,以其事代其成,因此,這種用人以信的品德,同時也體現為寬廣的胸懷、臨難不茍的氣度、高瞻遠矚的眼光。這當然是為政者的一種素質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用人用到魏文侯、秦穆公那樣的水平,那是不會發愁求不到賢才的。
競爭可優勝劣汰
清朝名臣曾國藩領兵最多時手下有數十萬人,其中得力戰將成百上千,這些部將許多是勇猛驍戰的猛將,也有工以心計的幕僚,既有出身貧寒的人,也有出身于世家望族者。這些人打起仗來都如狼似虎,要約束他們,并讓他們在戰斗中奮勇爭先,這是曾國藩統領湘軍的重要問題。
為了駕馭這些猛似虎狼的下屬,曾國藩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方面是以威制軍;另一方面就是用殘酷競爭的方法使部將用盡心力去打仗取勝,而無旁鶩之心。
具體做法是,曾國藩對軍中將領的位置采取遞進補缺的方法,正統領亡缺由副統領遞補,上一官員被撤則下一級官員遞補,使將領個個打仗爭先。與此同時,對不合格的將官論戰功評比,不合格者撤職。有一次,他的弟弟曾國華因戰功不夠,也被他當即撤免,使將領們無不心驚膽戰。
另外,對于有實才實學之士,曾國藩常常破例提拔,其中與統水師的將領楊載福、彭玉麟最早是從行伍和廩生中提拔出來的,得力干將薛福成是一個落地秀才,這樣使用下屬,使這些如狼似虎的將領不能在功薄上享福,只有發奮才能保住職位。
曾國藩所采用的殘酷競爭優生劣汰之法使人想起美國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曾是鹿和狼共存的家園,為保護鹿不被狼吃掉,政府動用軍隊殺死和驅走了園中所有的狼。沒有想到幾年之后,鹿在“和平環境”中養得肥肥胖胖,體質卻明顯下降,即使驅趕也懶得奔跑。冬天來了,還有許多鹿懶得移動,竟被活活凍死。最后不得不再把“狼先生”請來,促進恢復活力,保持了自然平行。
這個故事也許有點兒“殘酷”的味道。但是,市場如同戰場,工作如同戰斗,與其放棄競爭、放棄艱苦奮斗而養懶人,甚至養惡人、養敗家子,莫如鼓勵正當,實行正常淘汰,讓更多的人激發活力、有所作為。這種策略正是曾國藩所看到的競爭的優越性和可行性。肥胖的鹿在狼群之中充分恢復其奔跑天性,生態平衡得以維持,弱者將被淘汰,強者永遠生存,這是事物的客觀規律,這也是曾國藩當初采用此策的用心所在。
這個曾國藩在一百多年前都懂得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
置于死地而能后生
在我國古代戰爭中,背水一戰可使自己的軍隊陷于絕境,迫使其從心理上作徹底預備,從而使之發揮出超乎尋常的勇氣,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
孤注一擲地做事情,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奇效,出現置死地而后生的局面。韓信的“背水一戰”的戰例也是以同樣的方法取勝的。目的是以此激勵士兵不打勝仗決不生還。這就是人為地造成一種促成士兵拼死戰斗的徹底預備心理,從而激發出十倍的勇敢取得戰爭勝利。
歷史上著名軍事家劉伯溫說:如果敵人將我軍包圍,就應該擺出圓形的死戰陣與敵決戰,即使敵人網開一面,也不宜心有僥幸,而應自斷退路死戰到底。這種“死”戰最常見的是,背河布陣,使己方的退路隔斷,以激發全軍必死的決心,拼命地爭取最后的勝利,這便是兵法上有名的“背水陣”。背水陣大多使用在以寡擊眾時,將領必須對自己的軍隊有相當高的信心,才可采取如此冒險的布陣法。正因為如此,古今名將在指揮作戰上,從不將敵方逼入死地;即使在包圍戰中,也必留有缺口,讓敵軍有逃竄的機會。
從背水一戰的成功事例中我們也不難得到另外一個結論,對于許多難做的事情一定要采取置死地而后生的辦法,把住所有的關口。曾經擔任日本南極越冬隊隊長的西堀榮三郎先生曾嚴禁隊員打麻將,但是,由于隊員們都很有興趣,因而網開一面,只準打一次。結果,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打了麻將的隊員以為禁令已經解除。不久,大家都熱衷于打麻將,只許一次的狀況變成完全的既成事實了。所以這種只準一次下不為例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堅守規則,必須把住所有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