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經營者要有完全得到應得到利潤的態度,即使是在不景氣的情況下。
有一次松下到東京一家證券公司去接洽股票生意。松下告訴他們,這一期想做100億日元的生意,下期想做120億日元的生意。當時對方就問松下:“松下先生,你剛說100億日元,真的辦得到嗎?現在經濟不景氣,您的話有一點兒不負責任吧?”他回答說:“絕沒有,我說的是實話,因為我們有一個明確的販賣契約,就是對社會上的人士、代理商或經銷商,訂有非常明確的契約。所以,我們有義務生產和販賣那些產品。不過,我說的契約,是一種心靈的契約�,F在,用我們的肉眼看不見�?墒沁@種契約我看得很清楚,我認為一定能夠如數銷售�!�
本期日數已剩無幾,可是松下肯定能達成百億日元目標。這不是心血來潮隨便說的,而是他經過了一番詳細思考得出的結論。
正當的利潤獲得,是社會對企業服務的報酬;服務而無利潤,必使經濟活動日趨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