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越國要求跟吳國講和,吳國條件是要勾踐夫婦到吳國給夫差當仆役,勾踐答應了。勾踐將國事委托給大夫文種,讓大夫范蠡隨他們夫婦前往吳國。到了吳國,夫差每次外出,勾踐親自為他牽馬。有人指罵他,他也不在乎,低眉順眼,始終表現出一副馴服的樣子,很討夫差歡心。
一次夫差病了,勾踐在背地里讓范蠡預測了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會好,他就親自去見夫差,探問病情,并親口嘗了嘗夫差的糞便,向夫差道賀,說他的病很快會好的。夫差問他怎么知道,勾踐就胡編說:“我曾跟名醫學醫道,只要嘗一嘗病人的糞便,就能知道病的輕重。剛才我嘗了大王的糞便,味酸而稍微有點苦,用醫生的說法,是得了‘時氣之癥’,所以病會好,大王不必擔心�!惫徊粠滋�,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認為勾踐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深受感動,就把勾踐放回去了。
越王深為會稽之恥而痛苦,一心伺機報仇�;貒�,他勵精圖治,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不親近美色,不看歌舞。他苦心勞力,對內愛撫群臣,對下教養百姓,經過三年,百姓歸順了他,國力逐漸強盛起來。
后來越國終于與吳國在五湖決戰,吳國軍隊大敗,越國軍隊包圍了吳王的王宮,攻下城門,活捉了吳王夫差,殺死了吳國宰相。滅掉吳國兩年后,越國稱霸諸侯。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抑制自己的憤怒和情欲,臥薪嘗膽十年,終于戰勝了吳王夫差�?鬃咏渥勇吩唬骸褒X剛則折,舌柔則存。柔必勝剛,弱必勝強。好斗必傷,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為上�!闭f的正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在大事業之前若無法忍受小事,將無法成就偉大的理想。
忍小節,成大事
《墨子·揚朱》篇說:“要辦成大事的人,不計較小事”。成就大事業的人,不考慮瑣碎。其實人非圣賢,孰能無錯,如若求全責備,恐怕世人無一可用之人,也無一可作之事。
唐人劉晏,唐代宗時任轉運租庸鹽鐵使,曾經建工場造船,給錢一千緡。有人說實際花費還不會到一半,請求減少。劉晏說:“不行。要辦大事,就不應吝惜小的費用。如果一點點地計較,怎么可能長久地進行生產呢?”后來果然像其所說的那樣。
事實證明,瑕不應掩玉,司馬光曾說:“當官的人,應該多從大處著眼,放棄瑣小的事情�!�
子思住在衛國時,向衛君推薦茍奕說:“他的才能可以帶五百輛戰車打仗,可任為軍隊的統帥,如果得到這個人,就會無敵于天下�!毙l君說:“我知道他的才干可以勝任大將,但他在當小官的時候,去老百姓家收租,吃過人家兩個雞蛋,所以不能用他�!弊铀颊f:“英明的人選用人才,就好比高明的木匠用木材。用它可用的部分,拋開它不可用的部分,所以杞樹、樟樹有一圍之大,但有幾尺腐爛了。好的木工不放棄它,為什么呢?知道沒有用的部分是非常微小的,最后用來做成了非常珍貴的器具�,F在您處在列國紛爭的時代,需要選擇可用的人才,而因為兩個雞蛋就不用棟梁之材,這種事千萬不要讓鄰國知道了�!毙l君聽后,反復地向子思道謝。
能夠容忍別人的小過,避其短處,用他長處,惟此才能干大事。如果一個人做事斤斤計較,抓住別人的缺點不放手,那他就犯了與衛君同樣的錯誤。忍讓是一種美德,容忍小過的存在才能量才而用。
能忍者,事竟成
驕傲,荒淫,必將導致惡果。這是前人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歷史結論。諺語說:驕必敗。驕傲使人易狂,過分的驕傲使人狂怒,從而犯下罪惡。因此應避免驕傲,時刻提醒自己要謙虛,這樣對人對己都是有益無害的。
《戰國策》記載:魏文侯太子擊在路上碰到了文侯的師傅田子方,擊下車拜見田子方,子方不還禮。擊大怒說:“不知道是富貴者對人驕傲,還是貧賤者可以對人驕傲?”子方說:“貧賤者才能對人驕傲,富貴者能怎么樣?國君對人驕傲,就會失去他的政權;大夫對人驕傲,就會失去他的領地;只有貧賤者,他的計策不被采用,行為與當權者不合,他就穿起鞋子走了,到哪里去還不是貧賤,難道他會失去什么嗎?”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驕傲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使人失去很多東西�!拔何湟获�,天下三分�!碧K軾說:“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标愐阏f:“歷閱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边@都是驕傲的后果。假如人們能反其道而行之,則必有益無疑。
唐太宗昔年征戰疆場,后來做了皇帝,可謂是功名赫赫,然而他時常告誡自己,一定不要驕傲,而且還對手下人說:“天下太平,驕傲奢侈就會產生;驕傲奢侈,死亡馬上就到�!比欢怯捎谔铺诘倪@種戒驕的精神,使他能夠成為一代明君,有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能夠忍讓,事情一般能夠做好,至于別人怎么說,那是無關緊要的事。張文定公說過:“謹慎而忠厚,不怕容忍壞事,又有什么妨礙呢?”
魏國公韓琦度量過人,生性渾厚純樸,從不搞一些小手腳。他的功勞為天下之最,在大臣中地位最高,但從未見過他為此感到高興;擔負巨大的責任,瀕臨難以預料的禍事也從未見他憂愁過。他做事為人謙遜而謹慎,上朝以后站著與其他官員說話,回來以后,休息時與家里人談話,也都是出于真心。有一個跟隨韓琦幾十年的人,記下了韓琦的言行,反復對照,說的與做的都十分吻合,沒有不相稱的地方。由此可見,韓琦具有多么大的忍耐力。
韓琦鎮守大名府時,有人獻上兩只玉杯,說:“這是種田人在破墳中找到的,里外都沒有瑕疵,真是好的寶玉啊�!表n琦用白金裝飾,更漂亮了。每逢開宴會招待客人,都用綢綿蓋上它,放在桌子上。
一天,招待管理水運的官吏,準備用這兩只玉杯裝酒,招待客人�?腿硕嫉搅�,然而在這時候,一位侍兵不小心撞倒了玉杯,兩只玉杯俱碎�?腿硕己艹泽@,那位侍兵也伏在地上等候懲罰。韓琦臉色不變,笑著對客人們說:“天下的東西是壞還是不壞,都有自己的命運�!边^了一會兒,他對那個侍兵說:“你是失誤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過錯呢?”客人都佩服韓琦寬厚的德行和度量。
為人處世忍為先
忍作為一種處世的學問,特別是對于許多普通人來說,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所以,俗話說:心字頭上一把刀,一事當前忍為高。
對自己的朋友、上司,你不可能事事據理力爭。對于自己的長輩、老板的某些指示、某些命令,由于主觀理解上的偏差而得不到很好地實施,而你卻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在這樣情況下,上司、長輩、老板、領導對你批評和指責是很正常的,不要急于辯解,認為自己無比委屈,其實錯誤就在你的身上。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尊老、尊上服從的習慣,許多人都是在忍讓和服從了多少年以后,由小媳婦熬成公婆的。在這之前,他們不知道忍了多少回,從這方面一想,你就容易忍耐了。
當然,對于許多下屬職員來說,遇事不加辨明,便著手去實施是下屬的一大工作弊病,這是因為下屬和領導之間缺乏必要的默契。下屬對于領導,首先是服從,然后才能有改變。不是讓領導去適應你,而是你去適應領導。上司給予的指示和命令,必須清清楚楚地理解,然后才有可能有效地執行。對于上司,他們發一發脾氣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希望每個領導都慈祥無比。你需要忍受這種壓力,同時要以積極的行動去盡量避免這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