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作為下屬,既不要功高震主,又要適當表現,給自己留下能夠升遷的機會。這就需要在對待上司時,要刻意地謙恭有禮、曲意逢迎,懂得以退為進,在上司需要幫助的危難時刻,挺身相救�?傊�,在與上司打交道的時候,要牢記“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逼虎傷人”這句名言,切不可搶了上司的風頭。
注意分寸,親疏得當
與上司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尺度、分寸與距離,不可過近也不可過遠,要親疏得當。下面的這兩個例子說明了這一點。
唐太宗本是用武力得天下的,但即位后,雖然已經天下太平,還是念念不忘向少數民族用兵。魏征在陪宴時,每次演到歌頌太宗用武力討平天下的“破陣武德舞”時,就低頭不看,而在演奏表現文德普及天下的“慶善樂”時,則聚精會神,百聽不厭,以此來勸諫唐太宗要偃武修文。這種方法含蓄得當,過了一段時間,就見效了。
這就是做好下屬的秘訣,對領導要不即不離,通過接近領導,來達到表達自己意愿的目的。分寸掌握得好,就會達到最佳的效果。
唐太宗常常對魏征當面指責他的過錯感到生氣。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時酒后吐真言,對長孫無忌說:“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共事,盡心盡力,當時確實可惡。我不計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說無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勸諫我,當不贊成我的意見時,我說話他就默然不應。他這樣做未免太沒禮貌了吧?”長孫無忌勸道:“臣子認為事不可行,才進行勸諫;如果不贊成而附合,恐怕給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碧诓灰詾槿坏卣f:“他可以當時隨聲附和一下,然后再找機會陳說勸諫,這樣做,君臣雙方不就都有面子嗎?”唐太宗的這番話流露出作為領導其對尊嚴、面子和虛榮的關注。一般的領導都喜歡下屬恭維自己,討厭下屬搶鏡頭、搶次序。有些領導能力不強,就會更怕下屬看不起自己。
得罪領導,輕者會被領導批評或者大罵一番;遇上素質不高、心胸狹窄的人可能會打擊報復、暗地里給你穿小鞋,影響你的進步和發展。
怎樣做到注意分寸,親疏得當呢?方法是:
1.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尊重是最重要的原則。誰都需要別人的尊重,領導也不例外。
2.不要因怕別人說閑話便索性對領導一副冷面孔,這是極不尊重的表現。
3.應尊重領導的意見和指示,并認真執行。不要因領導有缺點便瞧不起、看不上,在背后評頭品足。
4.與領導講話應客氣、禮貌,不要隨隨便便,喜笑怒罵什么都有,不把領導當回事。如果這樣,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領導也不會喜歡你。
5.在路上與領導相遇,應主動打招呼,這是下級對上級的基本禮貌,最忌諱那種一見領導過來便躲,或裝著沒看見的舉動。
6.給領導提意見時要注意場合和分寸。根據不同領導的不同為人,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7.要尊敬領導。應該承認領導總有強于你的地方,或是才干超群,或是經驗豐富。
8.與領導相處要注意小節,小節雖小,但它能改變對一個人的印象。
9.除非特殊情況,不要輕易打斷領導講話,或中斷領導出席的會議。
10.與領導交談時,要盡可能地簡明扼要說清要匯報的問題及要求,不要喋喋不休,耽誤領導的時間。
11.在領導的辦公室內,不要隨意翻閱公文、信件,不該看的不看。
12.不要在領導面前總是點頭哈腰,說領導的好話,否則時間久了會覺得你這個人俗氣。
13.在領導面前要用工作實績顯示出你精明能干,切莫用嘴皮表明自己,這樣會認為你在“出風頭”。
14.與領導開玩笑或提意見要分場合、方式,不能怎么痛快怎么說。
15.對于愿意傾聽群眾意見、平時又好相處的領導,講話時可以隨便些,但也不能過分。
大智若愚,甘為遲鈍
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兔子跑得飛快,烏龜則是兔子所戲稱的“全世界跑得最慢的動物”。龜兔賽跑,勝敗似乎是非常明顯的了。然而,當兔子快速飛奔到某個地方后,自以為勝利在握竟放心地打起瞌睡來。結果,烏龜終于慢慢地追上并超過了熟睡中的兔子,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這是個我們從小就耳熟的故事。
然而,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兔子不在途中打瞌睡,那么不管烏龜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取勝的。烏龜之所以能戰勝兔子,完全是因為兔子在途中打瞌睡造成的。
兔子為什么打瞌睡呢?這是因為它輕視敵手,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能認為烏龜是遲鈍笨重的動物;相反地,它是能使敵手失去戒心,乘其不備奪取勝利的聰明動物。
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假如烏龜具有公平競爭的精神,那么在途中看到了打瞌睡的兔子,理應叫醒它才對。但它并沒有這樣做,反而把對手的疏忽當作良好的時機,超越對手。我們不難猜想到它走過兔子身邊時,一定是躡足而行的。僅憑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認定烏龜不是大家所說的遲鈍笨重的動物,而稱得上是老奸巨滑的動物。
在出人頭地的競爭中,若想成為最后的勝利者,就要向烏龜看齊。
一位臺灣朋友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我在一家百貨公司上班時,曾經為了和某大企業家締結合同拜訪過好幾次對方的府邸。
企業家雖然是萬貫家財的大富翁,卻非常小氣。別家百貨公司也曾經試著和他打交道,都不得要領,大家都認為要使他成為百貨業的客戶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公司老板下令“去看看!”我也只好來回奔波。某一天,不知道他吃了什么開心果:“嗯,上來吧!”終于,我可以登堂入室了。原以為這一次該有好的回音,事實卻不然。大概是窮極無聊吧,“當我還年輕的時候……”這個古怪老頭兒突然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他如何從一介平民奮斗成為大富翁的經歷。這一番話足足說了兩個多鐘頭�?蛻舻募沂侨毡鹃介矫资礁窬�,對方正襟危坐,我當然也不能直膝或盤腿而坐,剛開始還能頻頻點頭,注意地聽,后來腳實在覺得酸疼,他的話已經變成馬耳東風。30分鐘后腳已經麻痹,過了一個鐘頭,額頭直冒冷汗。
“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這個古怪的大富翁說完就站起來,我也打算站起來,不料下半身整個麻痹,一不留神“嘭”的一聲跌得四腳朝天!
大概是發出相當大的碰撞聲吧,女傭嚇了一大跳,趕忙跑過來說:“發生了什么事?”
古怪富翁看見我這個大男人竟然跌地不起,“真是個沒用的東西!”嘴上說著卻笑得合不攏嘴。
古怪富翁終于成為我們公司的客戶,這是因為憐惜我這個“沒用的東西”的結果。
偉大的人都喜歡愚鈍的人,記住這一點是不會錯的。
被對手兔子嘲笑為“遲鈍”的烏龜能夠贏得賽跑,而被笑罵為“沒用的東西”的這位臺灣朋友,也成功地完成使命;相反,有些被謠傳是“很能干”的人才,卻因為自己的優點而斷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