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精通處世之道的人,即使在功成名就時也懂得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居安思危,將一切危及己身的危險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苗頭,就會先聲奪人,即使事發突然,也會依憑黑厚之手段應對自如。
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春秋戰國時,趙惠文王對群臣說:“我有了藺相如,就如泰山一樣安穩,趙國的地位也就重過九鼎。藺相如的功勞真是誰也沒法比呀!”于是,拜藺相如為上卿,位出廉頗之右(古人以右最尊)。
廉頗對此憤憤不平,認為趙王十分不公允,他怨懟地說:“我出生入死,攻城掠地,維護趙國的安全,從情理上說應是我的功勞最大。藺相如只不過稍微動了動口舌,能有多少功勞,官職卻在我之上,況且他曾經是宦官的賓客,出身很低微,我怎么甘心屈居于他之下呢?今后只要我看到他,就一定要讓他瞧瞧我的厲害�!�
廉頗的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中,從此每次上朝,藺相如都托病不去,以免與廉頗相遇。賓客們都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私下里常常議論這件事。
一天,藺相如因故外出,恰巧廉頗也外出。藺相如遠遠見廉頗的車隊,就讓手下人將馬車趕到小巷中躲起來,等廉頗的車隊過去之后方才出來。賓客們十分氣憤,就一起去見藺相如說:“我們遠離故土,拋卻妻兒投奔您的門下,是因為看重您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廉將軍與您同列班,況且職位在您之下,然而廉將軍竟然口出惡言�?墒�,您不僅不報復,反而在朝堂和路上都躲避他,您為什么如此怕他?真讓我們感到羞愧,我們請求辭去�!�
藺相如說:“在你們看來,廉將軍與秦王相比,誰更厲害呢?”
賓客們說:“那當然廉將軍比不上秦王�!�
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嚴,天下沒有人可與他抗爭;而相如敢當面叱責他,侮辱他的群臣。相如即使沒有才能,怎么也不會僅僅怕一個廉將軍。我考慮的是,強秦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如果我與廉將軍相爭,兩虎共斗必有一傷,這樣就為秦國侵犯趙國提供了機會。因此,我強忍著不與他發生沖突,是將國家大計放在首位,個人的得失放在次位�!�
賓客們都為藺相如的英明高見所折服,此后更加敬佩藺相如。
然而,藺相如愈廉讓,廉頗愈氣盛。趙惠文王十分擔憂這件事。虞卿就自告奮勇地說合廉頗與藺相如。虞卿見到廉頗后,先是歌頌一番他的功勞,然后話鋒一轉,說:“論功勞是你大,但論氣量還是藺相如大�!辈⑻A相如對賓客所說的話告訴了廉頗。廉頗聽了感到十分慚愧,肉袒負荊,跑到藺相如家中請罪,說:“鄙人志量淺狹,不知相國如此寬容,就是死也不足以贖罪�!�
藺相如忙攙扶,說:“我們兩人并肩事主,為社稷的重臣,將軍能見諒,就是十分幸運的了�!�
于是,兩人相約,結為生死之交,雖刎頸不變,后人所說的“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就來源于此。
粥子說:“要想剛,一定要用柔來守住它;要想強,一定要用弱來保持它。柔積得多必然剛,弱積得多必然強�?此e的是什么,就曉得他所得到的是福還是禍。用強來取勝于不及自己的,等到能與自己相匹敵時就易于損傷;用柔來取勝于超過自己的,那種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居安思危,應變自如
楚國令尹斗越椒,自恃先輩有功,治國有方,自己在位期間人民安居樂業,眾人臣服。然而自從楚莊王削弱了他的權力以后,便懷恨在心,久而久之,起了謀反之心。后來,楚莊王出征討伐陸諢,斗越椒見機會已到,便發動本族人起來反叛,與莊王交戰。斗越椒拉弓挺戟,來回馳騁,威風凜凜,楚兵見此面帶懼色,楚莊王只好決定智取。
第二天早晨雞鳴時,楚莊王帶領軍隊退去。斗越椒得到消息后率領眾人來追。楚軍日夜兼程,已到竟陵以北。斗越椒跑了一天一夜二百多里路,到了清河橋。楚軍在橋北埋鍋做飯,看到追兵來到,棄掉鍋灶慌忙逃走。斗越椒下令:“捉住莊王,才能吃早飯�!必摿b說:“我看你的士兵又困又餓,不如先吃飽了再去抓楚王吧!”斗越椒聽信了他的話,下令停車做飯。誰知,飯還沒有熟,只見楚公子側、公子嬰齊分率兩路大軍殺到。斗越椒狼狽逃竄,奔到清河橋,橋已被楚王拆斷,絕了后路。斗越椒吩咐左右測量水的深淺,做渡河的準備。忽聽河對岸一聲炮響,楚軍在河邊大喊:“樂伯在此,逆賊越椒快下馬受擒!”斗越椒大怒,下令隔河放箭。
這時,樂伯軍中有一小兵,箭射得極好,叫養繇基,軍中稱他是神箭養叔。他請求樂伯,要和斗越椒比箭。得到應允后,養繇基在河口大喊:“河這么寬,箭怎么射到?聽說令尹善于射箭,我想和你比個高低,讓我們都立在橋墩上,各射三箭,死生由命!”斗越椒問:“你是什么人?”養繇基回答道:“我是樂伯將軍部下的小卒養繇基�!倍吩浇芬宦犑莻€無名小輩,便輕蔑地說:“你要與我比試,必須先讓我射三箭�!别B繇基說:“別說射三箭,就是一百支箭我也不怕!躲閃的不算好漢!”于是,制止住各自的隊伍。兩人分別站在南北橋墩上。斗越椒拉弓先發一箭,恨不得一箭把對方射到河里。誰知,養繇基遠遠望見箭飛來,用弓稍一撥拉,那支箭早就落到水中。并高叫:“快射!快射”斗越椒又把第二支箭搭上弓弦,瞅準了,“嗖”地一聲射出去。養繇基把身子一蹲,那支箭從頭上飛了過去。斗越椒叫道:“你說不許躲閃,為什么還蹲下來躲箭?不算大丈夫!”養繇基說:“你還有一箭,我現在不躲了,要是這箭也射不中,該我射了!”斗越椒心想:“他如果不躲閃,這支箭肯定能射中�!北闳〕龅谌Ъ�,端端正正地射去,叫聲“中了!”只見養繇基兩腳站定,箭到時,張開大口,恰好用嘴把箭咬住。斗越椒見三箭都沒射中,心中早已慌了,只是大丈夫一言既出,不好失言,畢竟他的臉皮還不夠厚,便叫道:“讓你也射三箭,如果不中,還得我射�!别B繇基笑著說:“要是三箭才能射中你,那是初學箭的本事,我只射一箭,就讓你命喪我手�!倍吩浇氛f:“別空口說大話,好歹就看你射了�!毙睦锵耄骸澳睦锞湍芤患渲�?”
誰知養繇基的箭百發百中,他虛拉一弓,然后乘斗越椒躲閃之時,迅速射出一箭,直穿斗越椒的腦袋而過�?蓱z斗越椒勇力過人,卻因輕視了養繇基這個無名小輩,并最終命喪養繇基之手。
斗越椒之敗全緣于其過于輕敵,進而低估了敵方力量,使自己沒有回旋的余地,最終注定了慘敗的結局。
坦然應對,尋機再戰
挫折是歷盡千辛萬苦之后而理想目標沒有達成的一種失敗感。如果對于挫折能夠坦然應付的話,那么對待逆境則為區區小事了。
逆境中的人們在辦事時受到掣肘的地方,這種逆反的事端,不管哪一朝哪一世都是有的。在朝中說,總會有一些弄權小人,設法剪除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大臣,以達到使人們順從屈服和能蠱惑圣上的目的;在世上說,總會有一些逐利之徒,設法為別人制造障礙,使別人達不到目的,而自己又不真正努力去做,大有“我所不得,你也休想”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