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知識簡述
小說是與詩歌、散文、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它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 環境描寫是小說的三要素。
(1)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環境描寫及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 �
(2)小說的情節
小說的情節起著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它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四部分,有的還包括序幕、尾聲。
(3)小說的環境
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主要指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以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感情。
(4)小說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小說分為不同的類別:
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
按內容分可分為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公案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傳奇小說等。
按寫作體例分,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等。
按語言形式分,可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等。
(5)小說的發展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上古到先秦兩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醞釀和萌生時期。我國古代小說萌生于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精衛填�!�、《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合稱為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的小說初具規模,主要作品有張華的《博物志》、干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等。
唐代出現了傳奇。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著名傳奇有蔣防的《霍小玉傳》、元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 白行簡的《李娃傳》等。
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它對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的體制、形式創作的小說。如《玉堂春落難逢故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
明、清出現了章回體長篇小說。這一時期,我國的古代小說發展到了頂峰,產生了一批不朽的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
(6)我國古典小說的特點:
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節曲折,故事完整;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富于個性化;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