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較好) | |
作者:肖順年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較好)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本課出現的生字詞,如“洛”等。 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 3.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 4.感受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 教學難點:感受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詩圣。查看杜甫簡介 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聽到這廣消息后寫了這首詩。 �。ò鍟n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歌講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這是我們要學習了解的。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提出讀不懂的語句。(學生互相糾正字音,教師重點強調以下字音:涕:讀t,不讀d,還:讀hun,不讀hi。) 三、理解詩句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劍外”,劍門關以外,指四川。 “薊北”,河北北部,安、史叛軍的巢穴。 “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指因特別高興而流淚。 這句詩講了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從劍外傳來,剛剛聽到這個消息,涕淚就流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詩書喜欲狂�!� “卻看”,再看。 “漫卷”,胡亂卷起。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卷起。 這句詩意思是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胡亂地粑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這句話講了白天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就。 這句詩講了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峰。順流而下把襄陽一過;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四、內容分析 1.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主要寫作者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多年戰亂,祖國重歸統一的歡快心情 3、作者的這種心情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出來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忽傳…‘初聞…‘卻看”“漫卷”,表達了作者聽到勝利喜訊后的感情的變化,從樂極流淚到歡快欲狂。 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出自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從中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4、這首詩同《示兒》一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都表達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五、課堂復習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六、課后作業 預習“基礎訓練1”。 閸楀氦顕㈢純鎴滅瑩濞夈劏顕㈤弬鍥ь劅娑旓拷19楠炶揪绱掔拠閿嬫暪閽樺繑鍨滄禒顑夸簰閸忓秴銇戦懕鏃撶磼
|
|
文章錄入:laiqian 責任編輯:laiqi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