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蘇教版八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表格版)。
一、教學計劃
科目 | 語文 | 年級 | 初二 | 人數 | 234 | 教者 | |||||||||||||||||
基本情況分析 | |||||||||||||||||||||||
學習態度 | 學成績 | ||||||||||||||||||||||
端正 | 一般 | 不端正 | 好 | 中 | 差 | ||||||||||||||||||
41% | 42% | 17% | 28% | 61% | 11% | ||||||||||||||||||
質量指標 | |||||||||||||||||||||||
項目學期階段 |
平均分數 | 及格人數 | 及格率 | 優秀人數 | 優秀率 |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
上學期 | 77.7 | 75.1 | 225 | 223 | 96.3 | 95.3 | 48 | 31 | 20.4 | 13.2 | |||||||||||||
本學期 | 76.5 | 78 | 224 | 225 | 95.7 | 96.2 | 40 | 48 | 17.1 | 20.5 | |||||||||||||
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備課上課 ︶ |
一、備課上課 1.在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堅持集體備課、說課活動,強化二次備課,把學期總體目標細化落實到單元教學中去,做到有的放矢�! � 2.備課還應充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力求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教學步驟或模式,關注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注重合作與探究,注重研究性學生,滲透綜合性學習,注重知識、情感和技能的結合�! � 3.課堂結構做到科學嚴謹,容量要適度,充分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演講式和歸納演繹的教學方式,力求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 4.課上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要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 5.作文指導課立足于學生作文的實際,從學生的作文中發現問題,并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不追求數量,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指導中使學生受到最大的收益�! � 二、作業的布置與處理 1.作業的布置應體現學科特色,作業的應具有讓學生充分創新的空間,尤其要設計出能鍛煉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作業。學生通過作業一方面要能起到鞏固已學知識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富有啟迪思維、獲得新知的特色。 | ||||||||||||||||||||||
作業、課外輔導、學科活動、復習考查、其他 | 2.作文的批改不囿于“精批細改”的傳統要求,要在一篇篇各不相同的作文中發現類似的現象、普遍性的問題,并輔以“集體評改”形式,使問題解決得更加徹底。另外,指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和同學的作文進行自批自改和互批互改,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素質�! � 3.自讀課本、課外必讀書目等的閱讀作業及檢查也長期堅持進行,以保證課內學習的效果在課外得到鞏固、運用和提高�! � 4.加強課內外背誦作業的檢查力度,提高背誦質量。課外背誦的內容應遵循言辭優美、短小精悍的原則�! �
三、課外輔導與活動 1.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課外閱讀活動,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積累語言素材,增強語言感悟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 2.適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語文興趣活動,如名篇、精段背誦默寫比賽,現場作文比賽,編故事比賽,講故事比賽,詩文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3.鼓勵學有所長和學有余力的同學多參加校少年心事文學社和校園廣播站的各種活動,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學習文學理論知識,堅持進行課外練筆,積極向各級各類刊物投稿�! � 四、復習考查 不把復習作為獨立的環節單獨進行,把“學而時習之”的規律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來,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及時復習、及時鞏固。平時的檢測也力求做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考查與了解,在命題上力求具有前瞻性。檢測過后及時做好試卷分析工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 ||||||||||||||||||||||
研究 課 | 研究課題 | 誦讀、積累、感悟,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 |||||||||||||||||||||
教學內容 | 第七單元:古詩詞單元 | ||||||||||||||||||||||
時間安排 | 第15周 | ||||||||||||||||||||||
授課形式 | 公開研究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