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地方課程學科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地方課程內容豐富,能幫助學生掌握應對災難的自護、自救技能;還有安全自救,幫助學生保護自己,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不測與災害;此外還有珍愛生命,幫助學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貴,從而珍愛生命�! �
還有傳統文化教學。暢游于這套教材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經典驛站”里,我們會感悟到民族語言的魅力,會聆聽到古代圣賢關于做人、處世的語重心長的教誨。在“名人長廊”里,我們會看到,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中國人曾經活的多么大氣,多么自尊,多么圣潔!他們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勝佳境”里,我們會欣賞到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每一處風景,都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在“藝術樂園”里,我們會領略到流傳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國的民族藝術……當你學了這些,你會情不自禁地說:做一個中國人真好!
教材基本表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文經典中的精華部分)、“人物剪影”(通過原點白描引出所要介紹的名人志士)、 “溫馨點擊”( 不僅介紹了作者、作品及相關的知識,而且借教師之口將作者的思想和教學意圖呈現出來,提出學習依據,明確學習目標)、“活動廣角”(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對話的形式提示了學習要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嘗試、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 并注重讓學生聯系實際加深認識)、“成長階梯”(為學生提供一個總結評價、積累沉淀的空間)
教學的重點:
1、讓學生學會了解周圍事物的方法,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
2、初步認識山東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區域文化特質等方面的情況。
3、經常讓學生輕松并有韻律感的吟誦,倡導學生先求熟讀,并初步背誦所學內容�! �
教學難點:
1、學生正了解并實踐環保方面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
2、培養學生觀察、信息收集、現場考察、調查、制作等能力。
3、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為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
4、在教學中,有些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如要多讀書、要勤于思考),注重教育學生學以致用,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傳統文化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
二、教學目標:
1、安全教育方面
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讓學生在交通、校內外活動、消防等方面確實引起高度重視,杜絕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教給學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識,培養安全意識和交通安全責任感,確保學生的安全
2、傳統文化教育
通過學習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培育審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
3、環境保護
了解社區的環境和主要環境問題;感受自然環境變化與人們生活的聯系;養成對環境友善的行為習慣�! �
三、教學進度表
周次 |
日期 |
總課時 |
教學內容 |
課時安排 |
1-----2 |
9.3-9.16 |
4 |
《笠翁對韻》(一) |
4 |
3------4 |
9.17-9.30 |
4 |
《笠翁對韻》(二) |
4 |
5 |
10.8-10.14 |
2 |
《小兒語》(節選 |
2 |
6 |
10.15-10.21 |
2 |
《治家格言》(一) |
2 |
7 |
10.22-10.28 |
2 |
《治家格言》(二) |
2 |
8------9 |
10.29-11.11 |
4 |
《名賢集》(一) |
4 |
10 |
10.12-10.18 |
2 |
《名賢集》(二) |
2 |
11-----12 |
11.19---112.2 |
4 |
《逢老人》 |
4 |
13-----14 |
12.3----12.16 |
4 |
幼女詞 |
4 |
15 |
12.17-----12.23 |
2 |
1、安全教育方面——上學路上保安全 2、環境保護教育——自然美景看不夠 |
2 |
16 |
12.24----1.6 |
2 |
1、安全教育方面——安全標志要記牢 2、環境保護教育——齊魯風情 |
2 |
17 |
1.7-------1.13 |
4 |
1、安全教育方面——衛生安全我做主 2、環境保護教育——豐富的資源 |
4 |
18-----19 |
復習,迎接期末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