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這則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順序展開敘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后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最后以環環相扣的說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
教學目的要求:
1.認讀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并能正確運用本課的10個生字。
2.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驚弓之鳥”的原意,知道這個成語現在的意思。
3.通過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從更羸善于觀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啟發。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中更羸拉弓射雁的內容,知道大雁掉下的原因。
教學難點:簡單了解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來了?
課前準備:搜集成語故事,并會講自己喜歡的成語故事。
授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驚弓之鳥》句子分析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鳥�?墒枪艜r候,有個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學習了第20課《驚弓之鳥》以后就明白了。
【設計意圖:懸念式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求知的欲望愈發強烈。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問老師。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火車檢查朗讀,糾正易錯的地方。
【設計意圖:認讀的過程一定要扎實,不能走形式,針對朗讀中易錯的字、詞、句重點強化�!�
3、默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讀書要原原本本地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才能更好地精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驚弓之鳥》詞語解釋
1、出示中心話題:你覺得更羸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感受到的?找出課文中相應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小組學習。
【設計意圖:中心話題的確立,應該能使學生從多元化的角度對課文進行解讀�!�
2、合中心話題,理解感悟全文。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想、去說、去讀、去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解讀�!�
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1)更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叫。更羸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
“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叫”更羸通過眼睛看、耳朵聽,早已心中有數——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
“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备芍裨谛�,非常自信。
體會著更羸的心情讀一讀。驚弓之鳥中的鳥是啥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忙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中掉落下來。
這一段明著看是更羸箭藝高超,實際上是更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心中明白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所以“并不取箭”,就射下了那只大雁。
從“那只大雁忙往上飛”可以讓學生體會大雁在聽到弦響時的心情,既而理解成語“驚弓之鳥”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在談論更羸的同時,重點讓學生通過“更羸拉弦,大雁受到驚嚇,落下來�!边@一情節來理解成語“驚弓之鳥”的意思�!�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更羸說的話是理解的重難點,這一段也最能體現更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可讓學生聯系全文討論,更羸是怎么推斷的?有沒有道理?
(2)更羸射箭經驗很豐富
通過最后一個自然段更羸的分析感受到更羸除了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和他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分不開的。
(3)更羸很謙虛
更羸說:“我可以試一下�!�
更羸笑笑說:“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
這兩次對話感受到更羸雖然胸有成竹,但不狂妄自大,在魏王面前表現的很謙虛。
【設計意圖:更羸分析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引導學生在這三個因果句的推斷中訓練邏輯思維的能力,達到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的統一�!�
(4)更羸不愛護動物
因為現在的學生思維很活躍,接觸的環保知識很多,所以也可能感受到更羸射大雁的殘忍。
【設計意圖: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泵總€學生的個性不同,思維也是有差異的,所以在課上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多元化解讀,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
四、感情朗讀,分角色表演
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驚弓之鳥》的成語故事,同學們都對更羸充滿了敬佩。課文什么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也可以在四人小組中把故事編排成一個課本劇,演一演。
學生分組表演
【設計意圖:表演是學生對課文認讀的再一次升華,使學生從表演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魅力�!�
第二課時
一、識字、寫字
1、“射”字文化背景的挖掘�!吧洹笔菚庾�,左邊的“身”表示人,右邊的“寸”表示手,最早“射”指的是開弓放箭,后來泛指用壓力、推力或彈力送出槍炮子彈或某種物體。
2、教學不要滲透漢字的構字規律。如漢字偏旁和字意的聯系;“群”和羊有關系,所以是羊字旁;“痛”和病有關系,所以是病字頭;“悲”和心情有關,所以是心字底……
3、可歸類進行間架結構與書寫技巧的指導。如在左右結構的字中“慢”、“掉”“慘”左小右大,“射”“群”左右一樣大。
4、對于學生易錯的字要特別強調,如“侯”不要忘記寫中間的一小豎。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孩子對生字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要注重從漢字的文化背景、構字規律、間架結構與書寫技巧的指導上多下功夫,培養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二、拓展活動
1、開展“成語接龍”比賽活動。
2、開展“精彩成語故事大家說”活動。
【設計意圖:把《驚弓之鳥》當作一個窗口,讓學生透過這一窗口,走進“成語故事”的大世界,去閱讀,去感悟�!�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了解這兩個分析推理的過程,不僅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這樣,把能力的訓練落在了實處.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學生學得很有興趣,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