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兒的信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基礎知識,學習忐忑、繁衍、怒不可遏等詞語。
2.了解本課中神話故事的情節,能夠體會其內涵。
3.掌握蘇霍姆林斯基講述自己幼時聽過的神話故事代替正式的說教對女兒解釋愛情的深刻用意。
4.理解愛情的深意。正確樹立愛情觀,體會人間真情。
5.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諦。
教學重點:讀懂神話故事,理解“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三者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愛情的甜蜜、美好與理智、慎重的關系。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歷來是文學家、藝術家贊詠的主題。如何對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講述愛情呢?作為父親,蘇霍姆林斯基交給人們一張優秀的答卷。
列舉有關愛情的名言警句,集體討論,歸納出愛情的一些內涵。
如:信任、理解、忠誠、熱情等。
童稚之愛的原則是:“因為我愛,所以我愛�!�
成熟之愛的原則是:“因為我愛所以我被愛�!薄チ_
二、閱讀神話,體會愛情的真諦
思考:
1.
�、僮髡卟捎檬裁捶绞礁畠航忉寪矍�?
�、跒槭裁此捎眠@種方式而不直接跟女兒講道理呢?
提示:引導學生體會蘇霍姆林斯基的良苦用心。
確認:
�、偎o女兒講述自己從祖母瑪麗婭那里聽到的神話故事。
�、诳菰锏恼f教,不能夠展現愛情的美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拉近和女兒的距離,也向女兒傳達:談論愛情并不可恥,它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2.上帝創造世界后,幾次來到人間?
確認:
三次來到人間。第一次是一年之后,第二次是三年之后,第三次是五十年之后。
3.他三次來到人間,三次發怒,是什么導致上帝的怒火?
確認:
是他在男人和女人的目光中看到他不熟悉的東西。
第一次他看到目光中有“一種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種從未見過的力量�!�
第二次他在“這對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還含有一種新的東西�!�
第三次他在男人憂郁悲傷的目光中感到“一種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種同過去一樣的力量”。
作為懲罰他給予人類衰老和死亡。
但是,人類最終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人類永恒的美和力量——愛情,高于上帝。
4.大天使是如何叫這三種東西的?這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
確認:
分別是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
學生展開討論,論述三者之間的關系,體會忠誠和追憶是對愛情的鞏固和延續。
三、分析父親形象。體會作者的愛情觀和教育觀。
1.在女兒十四歲生日的時候,蘇霍姆林斯基告訴她:幸福源于智慧。而獲得生活的智慧的途徑之一,就是從父輩那里獲得經驗和指導。在你和你的父母之間有沒有這種經歷?
2.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覺得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怎樣的父親?結合課文中的語句,說說你對他的評價。
小結:
這篇課文是蘇霍姆林斯基在女兒十四歲生日的時候寫給她的三封信之一。
在信中,作者懷著激動和欣喜的感情,站在平等的對話者的角度,一反嚴肅的說教,用神話故事對女兒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情教育。文字樸實曉暢,語言生動形象,昭示了愛情的真諦。
課外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給他女兒的第四封信
蘇霍姆林斯基給他女兒的第五封信
蘇霍姆林斯基論愛情
查看 《致女兒的信》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