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國現代著名的女小說家、評論家和散文作者,原名弗吉尼亞·斯蒂芬。在小說創作和文學評論兩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女權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學、女性主義及同性戀運動影響。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作品有《墻上的斑點》《海浪》《到燈塔去》《雅格布的房間》《達洛衛夫人》,散文集《普通讀者》兩部
她的小說創作實踐推動了現代小說的發展,她的理論進一步鞏固了意識流小說的地位,她的影響在文學上經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國對伍爾夫的評價一直偏低。從70年代起,英國文學研究領域卻突發了對她重新研究的興趣,甚至對她的“發瘋”、相貌、癖性、愛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進行專題研究。弗吉尼亞·伍爾夫已成為英國文學界的一位傳奇人物。
弗吉尼亞自幼身體孱弱,精神比較脆弱,精神分裂癥曾多次發作,從未上學,在家跟著父親讀書。當時許多學者名流是她家的�?�。家境的富裕、父親的博學、家藏書籍的豐富以及學者名流的影響熏陶,使她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細膩敏感的性格。進入30年代之后,精神分裂癥病情日益惡化,但她仍奮力寫作經常在一本書寫完之前就開始醞釀新作,但每寫成一部作品總是感到不滿意,情緒時常處于困惑和消沉的狀態。1941年3月,伍爾夫由于對剛完成的小說《幕間》不滿意,又因為“二戰”戰火已燃燒到英國,更由于她確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癥即將復發,便留下一紙絕命書,感謝丈夫多年對她的關懷和照顧,隨后就投河自盡。
生平
1882.1.25 伍爾夫出生于英國倫敦,肯辛頓,海德公園門(Hyde Park Gate)22號,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Leslie Stephen)是維多利亞時代出身于劍橋的一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學者和傳記家。母親是Julia Prinsep Jackson Stephen。父母親在結婚前都曾有過一次婚姻,父親與前妻有一個女兒Stella,母親與前夫有三個孩子。父母結合后又生下四個孩子
伍爾夫從小在家接受教育。幼年時全家避暑所在的康沃郡的Talland House,在伍爾夫的幻想和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
1895.5 母親Julia去世,伍爾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