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分析本文結構層次,理清思路。
這是一篇
演講詞,開頭一段,屬于文體特征的段落。從第2段始,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2—5段),回顧北京大學的創建史和新中國成立的艱難歷程,高度評價北京大學的偉大貢獻,概括北京大學的優良傳統。
第二部分(6—11段),強調新時期的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要求。
第三部分(12—18段),對青年學生提出四點希望,號召青年學生投身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
在分析結構層次的基礎上,全文的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傮w思路是回顧過去—→直面現在—→寄望將來。具體演講思路可作如下分析:這類主題的演講,自然需要先簡要地回顧歷史,敘述它艱難奮斗的歷程;而北京大學的歷史又與中國現代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黨史和民族奮斗史分不開的,所以江澤民同志在闡述北京大學歷史的時候,自然把它與黨、國家民族的歷史聯系在一起。而歷史的回顧又往往是為現實服務的,所以講話必然要回到現實,從高處著眼,聯系高校、教育、人才問題,重點論述科教興國戰略問題和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問題。最后,因為講演的對象主要是北大師生,重點又是青年學生,所以江澤民同志自然要從國家民族角度,對青年一代提出希望。本文的思路大體就是這樣發展的。
二、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問題,進而把握全文內容。
1.北京大學創建背景:列強入侵,民族危亡,發生戊戌變法,愛國志士興學圖強,北京大學應運而生。北京大學為國家民族所作的貢獻,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社會政治方面,宣傳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基地;二是思想文化方面,宣傳民主、科學思想,傳播新文化;三是學術教育方面,振興教育,繁榮學術,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
2.本文概括的北京大學的傳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可根據有關資料,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民主、科學的傳統。)
3.世界一流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
這四者是從各個角度來說的,強調任何一個方面或兩三個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標準�!皳u籃”在四者中最重要,因為它主要是培養人才,“前沿”則突出理論性,可以為人類解決科學課題提供依據,“力量”則強調科技轉化為實踐,“橋梁”是突出文化傳承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四者密切聯系,缺一不可。
三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聯系實際,理解四點希望中的其中一點,以加強理想教育。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