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零散知識點
編者按:本文為轉貼作品,未經二次審核,僅供學習參考。
《談生命》學法指導
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欣賞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和語言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學習時要通過品味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更要聯想和想象,訓練自己的形象思維。注意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一些精彩的句段。還可以看看冰心的散文《霞》進行一下比較閱讀。
《談生命》寫作背景
本文原發表于《京滬周刊》,是一篇帶有哲理的“生命體驗”散文。這位世紀老人在《霞》一文中提及:40年代初期,在重慶郊外歌樂山閑居時,看到英文《讀者文摘》上一個使他驚心的句子“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幾十年已后,才體會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的。生命也一樣。
《談生命》寫作特點
1、兼具感性化和理性化的特點。
2、在語言運用上也很有特點,都是純白話,但明朗、靈動、蘊籍,有韻味。
2、文中反復語句的運用即成為行文層次的標志,又有旋律回轉、反復吟唱之感。
《談生命》反思體驗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難,如:父母突然下崗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已經盡全力了,可學習成績仍無明顯改善;你想和同學搞好關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的情緒、思想狀態是怎樣的?
反復朗讀課文,品味關鍵語句,說說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旨在通過對課文的感覺感知,達到在整體上把握文章大意,深化對文章思想的認識。應該注意的是,這里要求陳述的是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而不是學生暢談自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所以,應盡量貼近課文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