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與李公樸、聞一多一道從事民主運動和詩歌朗誦活動。
1945年10月,受到國民黨政府的迫害,離開昆明。
1946年由北平進入華北解放區,先后在北方大學藝術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主持教學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從事文藝活動。先后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以張光年署名寫了大量的文學、藝術評論。這些文章立論謹嚴、文風灑脫,勇于面對重大的文藝現象發表意見,先后就歷史劇、神話劇中的反歷史主義的傾向問題,戲曲遺產中的現實主義問題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等問題撰文論述,同時對新詩創作問題積極探討,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推動了中國新詩的創作繁榮。
1984年12月30日,他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上做了題為《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的會議主旨報告。
2002年1月28日16時15分,光未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