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角色朗讀課文。用簡明的話說說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體會墨子的勸說藝術。
“分角色朗讀課文”可放在教師講授完課文以后。對于以下語句要仔細體味,讀準語氣:
①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保ù藭r的公輸盤有以“義”裝點自己的味道,要讀出他一本正經而又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傲慢的語氣。)
②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保ü敱P在無言以對的情況下,只好虛晃一槍,把矛盾的焦點轉移到楚王身上。要讀出他心里發虛,而又仗勢欺人的語氣。)
③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保ǔ踝焐铣姓J墨子說的有道理,但是,仗著楚國的實力,攻宋勢在必行。因此,“善哉”里并沒有誠意;“雖然……”則體現了一個霸道諸侯的強硬態度,讀時要注意區別。)
④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保ü敱P在心里做著陰暗的盤算,要讀出陰險并帶有威脅意味的語氣。)
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墨子的勸說藝術可著重從這些方面來把握:他所使用的邏輯方法(比較法、歸類法),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機智,或強悍有力或形象夸飾或尖銳直截的語言,等等。
二、根據上下文,把下邊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句中疑問詞的用法。
本題目的是讓學生注意疑問句、反問句的句式。
1.夫子何命焉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見我于王?
5.此為何若人?
翻譯:
1.先生(有)什么見教呢?
2.宋國有什么罪過呢?
3.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5.這是什么樣的人呢?
三、△課外閱讀魯迅的小說《非攻》,比較一下,看看小說中的墨子和課文中的墨子形象有什么不同。
此題意在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并在比較閱讀中加深對兩篇文章的感受與理解。
魯迅的小說《非攻》是他的《故事新編》里最有史料依據、最少虛構意味的一篇,里面的墨子形象與《公輸》里的墨子沒什么大的區別,只是性格內涵更豐富。如他的儉樸,他的堅忍,他的實干精神,他對普通百姓深厚的關切與同情等,在小說《非攻》里都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