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
《觀滄�!肥遣懿俚拿�。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臨,登臨。以,表示東臨碣石的目的是觀滄海。
頭兩句起得很平穩,卻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坝^”字統領全篇,以下十句,都寫觀海所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何”,這里是“多么”的意思。
詩人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一個“何”字,一個疊詞“澹�!�,表達了驚訝、贊美的感情。腳下的山島聳立海心,又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接著山島寫草木,那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把大海點染得生機勃發。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瑟,音sè。
詩人的視線從山島回到海面,寫出海上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币痪鋵懙氖菬o風三尺浪的景象,這兩句則寫大風大浪的景象,聲勢更加令人驚心動魄,耳邊似有秋風呼嘯之聲,驚濤拍岸之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的運行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燦爛的銀河斜貫天空,那遠遠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發源于滄海,日月星辰的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親。這是詩人豐富而奇特的想象。詩人創造出這樣一個宏偉的意境,也最能表達自己博大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配樂時加上去的。
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氣魄的表現,詩里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