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知識練習
一、水上漂和狗娃之間有什么矛盾?矛盾沖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鋪墊?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戲劇情節和戲劇沖突。
水上漂是一個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蕩江湖的老藝人。他原以為狗娃是男孩,才收狗娃做他的孫子,指望狗娃接續自家香煙,接續祖傳絕活兒,為他傳宗接代;對家傳絕技,他堅持“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他發現狗娃是女孩,極為失望,對狗娃直言:“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他決定丟開狗娃,認為“養兒方能續后代,/女生外向招禍災”“重男輕女自古來”。這些都表現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水上漂和狗娃之間的矛盾,表現為水上漂重男輕女與狗娃身為女孩的矛盾,但從根本上來說,反映的是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
狗娃被識破是女孩之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憤怒、痛苦,狗娃為自己將被拋棄的命運而悲痛哀傷、苦苦相求,二人之間展開尖銳的矛盾沖突和各自內心的感情沖突,水上漂面臨是取是舍的選擇,狗娃則在絕望與希望中掙扎,劇中人物的矛盾沖突至此達到高潮。在此之前,作者已經為矛盾沖突的高潮做了必要的鋪墊,描寫了水上漂與新買來的“孫兒”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顯示爺爺與“孫子”的和美關系,同時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擔憂不安,這段戲在平和的景象之中醞釀了矛盾沖突。狗娃上岸撒尿發現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傷,發現狗娃是女孩,則是劇情的轉折點,矛盾沖突由此爆發。
二、把文中的幾段唱詞找出來,體會一下,它們在形式上具有怎樣的特點,在文中分別起什么作用。
本題旨在了解戲曲唱詞的特點,細心、深入地體會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國的傳統戲劇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稱為“戲曲”。在戲曲劇本中,曲詞是戲曲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語言包括說白、唱詞和舞臺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形象。其中說白和唱詞構成劇中的人物語言,而曲詞又有其獨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詞是一種用韻文寫成的歌詞,要與一定的唱腔、曲譜相配合,具有和諧的音韻美;并常用反復、排比、疊詞、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使得語言生動形象,聲情并茂,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曲詞的主要作用是抒發人物的感情,渲染環境氛圍,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劇是一種地方戲曲,課文作為川劇劇本《變臉》的節選,其中的唱詞,體現了戲曲唱詞的特點。例如狗娃的一段唱詞: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不該生在窮鄉里!/不該遇上大水災!/被人拐,被人賣,/被人騎,被人踩……/只見人人良心壞!/鞭打牲口爬懸崖,/沒想到世上還有好人在,/爺爺出現笑顏開。/把我當作人看待,/親親熱熱貼胸懷。/舍不得這份情啊!/割不斷這般愛!/天上雁鵝排對排,/扯爛衣裳不分開!/好雁鵝,快飛來──/給狗娃幫腔說情補補臺!”
這段唱詞以緊密的韻腳構成急促的音韻節奏,并運用排比、疊詞、比喻、對比、呼告等修辭方法,直抒胸臆,強烈地抒發了狗娃哀傷痛苦、依戀不舍而又無可奈何的悲慘心情,感情真切,動人心魄。
三、劇中“幫腔人”由幕后唱到臺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請你也以“幫腔人”的口吻,再寫幾句勸說水上漂的唱詞。
本題旨在了解幫腔人在劇中的作用,并模擬幫腔人的口吻,嘗試編寫唱詞。
四、水上漂說:“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劇中又有這樣兩句唱詞:“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可以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一直根深蒂固。聯系你的所見所聞,和同學們交換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本題旨在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聯系現實生活,拓展思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