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五首》詩文簡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這是古代酬贈詩中的一篇優秀之作,感情真摯深切,沉郁中見豪放,時間由過去到現在和未來,情調由低沉到高昂,波瀾起伏,發展極其自然,充分顯示出結構的巧妙。恰當用典,含義十分豐富,耐人尋味。詩中借用景物描寫,創造出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三結合,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在詩中不僅表達了長年被貶偏遠之地、政治失意的憤懣,而且表示了對生活、對未來的積極、樂觀精神。特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以“沉舟”“病樹”作為反襯,描繪出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富于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這兩句詩因有相當高的思想、藝術境界和深刻的哲理,而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F在人們賦予它新的意義,常用它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赤壁》
這是一首即物興感的詠史詩。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斷戟,雖然歷時久遠,但并未完全銹蝕。我把它揀起來磨洗干凈,還能認出是三國赤壁之戰的遺物。如果不是東風幫助周瑜獲得火燒曹軍的勝利,恐怕吳國的國色大喬、小喬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銅雀臺上了。
《過零丁洋》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煉,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戰斗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里,我度過了四年。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栗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全詩格調沉郁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水調歌頭》
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太守任期中寫的。當時王安石當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壓抑,所以詞中頗有消極傷感的情緒。但他畢竟有著曠達的胸襟,對人生哲理的探討中達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