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掏”字用得好,把爺爺的真誠以及尋找到繼承人后的興奮心情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B.“教”字用得好,把爺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態度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C.“望”字用得好,把爺爺焦灼不安的心情充分地表現了出來。
D.“傳”字“接”字用得好,寫出了爺爺家族的世代傳承。
14.對狗娃的性格特點分析正確的一一項是( )
A.直率實在 B.膽小懦弱 C.機敏靈活 D.勤備好學
15.對水上漂“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的做法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與水上漂的“女人家,掃把星”的說法是一致的。
B.水上漂的婆娘嫌他窮而離開了他,在他心里留下了陰影,對女人有了偏見。
C.水上漂這樣做是因為他認為“傳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
D.水上漂這樣做是為了確保祖傳的絕活一脈相承地延續下去。
16.對狗娃“(一震,停止撓癢)”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聽到爺爺的悲慘身世,擔心自己生活也不會幸福。
B.聽到爺爺詛咒女人,擔心自己被拋棄
c.知道爺爺的婆娘跟野漢子跑了,感到非常憤怒。
D.知道爺爺沒把變臉的絕活傳給婆娘,感到十分高興。
17.對狗娃唱詞的語言風格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情真意切,文辭典雅。 B.感情真摯,富有情味。
c.清新質樸,通俗易懂。 D.不加雕琢,自然貼切。
四、(8分,每小題2分)
閱讀《橋之美》節選的文字,完成18- 21題。
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里將橋作為畫卷的高潮,因橋上橋下,往返行人,各樣船只,必然展現生動活潑的場面,兩岸街頭濃厚的生活情調也被橋相連而成濃縮的畫圖。矛盾的發展捉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難怪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經常碰見橋。極目一片莊稼地,有些單調,小徑盡頭忽然出現一座小橋,橋下小河里映著橋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雜草刺破。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 孩子們尋找熱鬧。高山峽谷間,憑鐵索橋、竹索橋交通。我畫過西藏、西雙版納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橋,人道索橋險,畫家們眼里的索橋卻是一道線,一道富有彈性的線!一道孤立的線很難說有什么生命力,是險峻的環境孕育了橋之生命,是山巖、樹叢反激流的多種多樣的線的襯托,才使索橋獲得了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
18.下列詩句與畫線句子描寫的意境最為相近的一項是( )
A.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B.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C.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D.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9.加點句子運用說明方法的效果是什么?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鄭重而嚴肅地寫出了孩子們喜歡熱鬧的特點。
B.親切而生動地寫出了畫家們畫橋的愛好。
C.委婉而巧妙 地寫出了田野的靜。
D.明白而筒潔地寫出了橋的美。
20.文末“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指的是什么?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一道富有彈性的線。 B.一道孤立的線。
c.山巖樹叢及急流。 D.險峻的環境。
21.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目的是為了表現橋之美。
B.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的橋重疊交錯,構成了豐富的畫面。
C.畫家們尋找到的不僅僅是橋,更是心靈的安靜。
D.索橋在普通人眼里是“險”,但在畫家們的眼里是具有生命力的美。
五、《8分,每小題2分)
閱讀《唐雎不辱使命》節選的文字,完成22—25題。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日:“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被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緛鞞源:中教%網^&#】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巰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2.下列全都表現秦王蠻橫的一組句子是( )
①秦王不悅②秦王怫然怒③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許寡人!”(D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雹萸赝跎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唐雎有膽有識,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B.秦王企圖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
c.秦王的欺騙沒有得逞,于是企圖以“天子之怒”來恫嚇唐雎。
D.面對秦王的恫嚇,唐雎起初有些驚慌,但最終還是駁斥了秦王,維護了安陵國的利益。
24.下列對選文的寫作特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長跪而謝之”,從正面表現了唐雎的不畏強暴。
C.情節構成緊張曲折,波瀾起伏。
D.人物對話簡潔整齊,繪聲繪色。
25.下列篇目與選文反映的社會背景相同的一項是( )
A.《傷仲永》 B.《木蘭詩》
第Ⅱ卷(表述題共70分)
六、(14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6-28題。
賣酒者傳
魏禧
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問:“汝能飲酒否?”或傾跌破瓶缶,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由是遠近稱長者。
里中有數聚飲平事①不得決者,相對咨嗟②。賣酒者問日:“諸君何為數聚飲相咨嗟也?”
聚飲者日:“吾儕③保甲貸乙金,甲逾期不肯償,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姓人不得休矣!”
賣酒者日:“幾何數?”日:“子母④四百金�!辟u酒者日:“何憂為?”立出四百金償 之,不責券⑤。
客有橐⑥重資于途者,甚雪,不能行。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吱�?投嘭�,私快快日:“賣酒者乃不長者耶?然吾已負,且大飲啖,酬⑦吾金也�!毖╈V,客償博所負,行。賣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錢買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北M取所償負還之。
魏子日:吾聞賣酒者好博,無事則與其三子終日博 ,喧爭無家人禮�;騿栔�,日:“兒輩嬉,否則博他人家,敗吾產矣�!编岛�!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刪改)
【注釋】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嘆息。③儕:cMi,同輩,同類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責券:求取證據。⑥橐:tu6:口袋,名詞作動詞,“用口袋裝”的意思。⑦酬,這里是“花費”的意思。
2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善釀致富。 以:___ (2))或遣童婢沽…… 遣: ____
(3)甲逾期不肯償,將訟。逾:____ (4)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趨:____
2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諸君何為數聚飲相咨嗟也?
譯文:___________
(2)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啖。
譯文:___________
(3)嗟乎!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1
譯文:___________
2:.選文表現了賣酒者的哪些品行?請結合具體事例分條說明。(4分)
答 :______
七、(l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9一 32題。
壺口的黃河
肖鐵
①在中國看水,看中國的水,最好到黃河。九寨淘的水顯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點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裝飾物。也許,中國的水應該是黃色的,和我們中國人的皮膚一樣;而黃河也只有到了這兒,才成了真正的黃河!
②車行山谷中,遠遠便聽見陣陣低沉的轟鳴,在左右山壁間碰撞,心也隨之律動,未見其影,先聞其聲,知道壺口到了。
③天漸漸成了黃色,水汽豐富得似乎憑空能捏出一把汗來。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邊,昕有的人都驚呆了。地競陷下一層,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壺嘴,水若濁酒,傾瀉而下,一仰難盡的氣勢,充溢胸口,d跳得能蹦出來。耳朵漸漸聾了,只能看見對方開口,卻聽不見聲音;眼也花了,彌漫著的皆是黃色的漩渦,像是從河里蒸騰地上升,又像是奮不顧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煙一樣的股股黃霧,天宇間充漲著黃色帶水的顆粒,碰撞在臉上,散發在天上。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著山被水層層劈開,天也被這股黃流斬斷。水從天而降,拍打在谷底,響遏在云里。
⑤想黃河從巴顏喀拉山流下的時候,水也該是清的吧?畢竟是雪水的匯集,是上天的洗禮;下游也會清些,因為地勢漸平,流速漸緩,黃沙也會慢慢沉在河底�?赡憧纯船F在的黃河,剛剛從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流過,厚重得帶著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國的顏色,水里一定還有與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熱,當然還有陜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帶著水旋轉。黃河在這里最黃,金黃得如同太陽也落在里面。
⑥黃河之水天上來,如果說往前往后的黃河都是平面的話,到了壺口,黃河一下子像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來。這時的黃河是立體的黃河了,像猴子站立起來是人進化的重要標志,黃河站立起來也是一個飛躍,就像個碩天立地的人活了�;盍吮阋f話,那浪濤卷起雷鳴般的吼聲,便是她第一聲啼哭,第一聲就不同凡響。注視著從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無羈絆的狀志下的興奮和放縱。那啪啪的水擊之聲便是歡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盡致�?淳昧�,o也會溶進那飛濺的黃色水流里。
⑦抬起頭,極目四望,北方,陽光打過去,一片白色,水和天連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會漸漸寬闊,畢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終結抑或是升華的地方了,便也o平氣和。只有在這里,給予黃河的天地競僅僅小到一個壺口,考驗也就在這里了。過去了,黃河便拐了一個直角,再往后便沒有什么能擋住她的了,一瀉千里,奔流到海不復還�?纯纯罩械乃�,聽聽大地的回音,便會知道黃河的自信和決o。躍過去,一躍就是五千年,或七十萬年,或是一百七十萬年,肯定還要久遠。司馬遷會不會從這里受到了鼓舞,而將那漢代的竹簡寫盡寫穿?易水該是黃河的分支吧,要不荊軻怎么會有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氣概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