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理解“不求甚解”?
作者認為,“不求甚解”有兩層意思:一是表示虛心,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
有人認為,除了不要“咬文嚼字”符合陶淵明本意外,其余不是陶淵明的意思。陶淵明愛好讀書,而且執著個人見解�!峨s詩》說:“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薄兑凭印氛f:“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闭f明讀得相當深入,對疑義還要作一番辨析。
其實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旨在芟除枝葉,達到提要鉤玄、取其精髓的目的。這是道家不拘形式,專注精髓的一種方法論。所以明代思想家李贄《四書評序》贊揚說:“千古善讀書者,陶淵明一人而已�!保ㄒ娛Y成《語文教學的儒道之辯──從“不求甚解”說起》)這種看法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