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淵明的《飲酒》詩序中說:“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倍畎走@首《行路難》卻寫了對酒停杯的情境。一個是“既飲”之作,一個是“未飲”之歌,試比較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和主旨,把握兩位詩人各自抒發的思想感情。
《飲酒》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寫的抒情小詩,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對自己的隱居生活表示滿意,也能從心靈安逸、遠離世俗煩惱的高度來認識。唯其具有寧靜安詳的心態,才能有“采菊東籬”的閑適,“悠然見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霧飛鳥的真趣�!缎新冯y》是李白借樂府古題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詩篇。面對美酒佳肴,他與陶淵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高呼“行路難”,因為他輔佐明君、建功立業的政治理想無從實現,忿忿不平之氣溢于言表。這兩位詩人抒發的情感不同,除了他們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問題。陶淵明身處晉宋易代之際,社會動蕩,民不聊生,雖有濟世情懷不能施展;李白身處大唐盛世,社會相對穩定,士人學子人人自奮,期望為國為民有所作為,故仍存積極進取之心。
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在形式和寫法上的異同,加深對詩的理解。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無定句,詩句多少依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都以寫氣候景物開篇,都將景物描寫與敘事融為一體;都抒發了詩人獨特的情懷。不同之處在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七字句為主,間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雜錯;敘事故事性強;抒情強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齊;敘事點到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三、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中你聯想到什么?與同學交流。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并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對這兩句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師可參照“課文研討”部分作必要的指導,學生可廣泛聯系歷史與現實,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