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已給了我一份‘禮物’,我感謝不盡。自己的學生受到夸獎,正是做老師最向往的東西。”
“哼!”羅切斯特先生哼一聲,默默喝茶。
(選自《簡·愛》第十三章,黃淑仁譯)
【注釋】費爾法克斯:也有的譯本為“費爾費克斯”。
5.第一段描寫了簡·愛對羅切斯特的觀察,用意何在?(2分)
6.費爾法克斯太太是怎樣一次又一次試圖改變沉悶氣氛的?(2分)
7.結合語境,品讀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4分)
(1)“讓愛小姐坐下吧。”他說。(將加點處改為“愛小姐,坐下吧”是否合適?簡述理由。)(2分)
(2)“先生,你小箱子里不是有件禮物要送給愛小姐嗎?”(阿黛勒的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8.對于簡·愛與羅切斯特兩人的對話,作者的設計妙在何處?寫出你的發現。(5分)
《如何閱讀一本書》譯序
郝明義
我是在1999年春節期間,第一次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離這本書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
會知道這本書,極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譯者討論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戲》(Quiz Show)的電影。電影是真實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英姿煥發的年輕教授,查爾斯·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查爾斯?范多倫書香門第,父親馬克·范多倫(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閱讀一本書》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爾斯·范多倫由于博覽群書,才氣過人,就參加當年風行美國的電視益智節目,結果連續拿下十四周冠軍(今天網絡上還可以找到當年的題目,難度非同小可)。查爾斯?范多倫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終究不敵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辦單位提供了他一些問題的答案。電影在查爾斯?范多倫得知他被學校解聘的黯然中結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來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們兩人后來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國學界和出版界都是個傳奇的人物。早年因為想當記者,所以輟學去報社打工,后來為了改善寫作,去上大學的夜間部課程。這時他讀到了一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這本書就是19世紀英國重要的思想家密爾(John Stuart Mill)的自傳。艾德勒在讀到密爾竟然是在五歲就讀了柏拉圖的書之后,不但為此哲學所著迷,也開始了他在大學的正式求學。(【A】不過因為他拒絕上體育課,所以沒能拿到學士文憑。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學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寫過第一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外,還以主編過《西方世界的經典》,以及擔任過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而聞名于世。
查爾斯·范多倫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方面把《如何閱讀一本書》原來的內容大幅編輯增寫,因此,今天我們讀到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共同領銜的。
我因為對范多倫故事的好奇,而去買了《如何閱讀一本書》。而最后滿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還有對閱讀及出版的重新認識。
一氣讀完后,有兩種強烈的感覺。
先是羞恥。我是個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與書為伍,結果到那個春節前的兩個月才知道這本書,到自己四十四歲這一年才讀這本書,幾乎可說無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惱: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時期,就能讀到這本有關如何讀書的書,那我會少走多少閱讀的冤枉路? 但,另一個感觸則是:何其有幸�!綛】在出版業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讀到這一本書,與其說是不幸,不如說是有幸。這么多年來,我在閱讀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幫我就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許多印證和總結。如果沒有經歷這么多年的尋覓與顛簸,發現與失落,我讀這本書的感受不會這么深刻,收獲也不會這么豐富。因此不論就讀者還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這本書都深遠影響我的未來。
因此,我必須謝謝介紹這本書給我的汪怡先生。謝謝他那天下午在來來飯店的指點。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工作,所以一方面決定 出版這本書,一方面也決定自己動手翻譯。
但是一旦開始翻譯之后,就知道實際的時間多么不夠。事實 上,這本書幾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譯的。我的工作,則是把她的全部譯稿再仔細校閱一遍。這樣我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讀者發現翻譯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責任由我們共同承擔。
2003年3月31日亞馬遜網絡書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閱讀一本書》排名第569名,歷久彌新,由此可見�,F在,就請好好享受這頓知識的盛宴。
(選自《如何閱讀一本書》,略有刪減)
9.關于自己與《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介紹了哪些內容?請分別概括。(3分)
10.下列句子的內容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
A.電影《益智游戲 》介紹了查爾斯·范多倫博覽群書,成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
B.譯者坦言自己讀完這本書后,有兩種強烈的感覺:先是羞恥,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惱。
C.郝明義直到1998年底在來來飯店和汪恰先生聊天時,才知道了《如何閱讀一本書》。
D.因為這本書“幾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譯的”,所以共同承擔翻譯上的責任是句客套話。
11.結合語境,簡要回答下列問題。(4分)
(1)畫線的【A】處,括號里的內容有什么作用?(2分)(2)畫線的【B】處,“不幸”“有幸”分別指什么?(2分)
12.你認為這篇譯序能吸引讀者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嗎?請結合本文簡述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