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1948年,全息術發明成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它的實現技術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成熟。全息立體顯示技術走出了實驗室,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藝術性和可觀賞性,產生了全息商標、全息郵票、全息博物館等,利用全息圖的高科技特點產生了全息防偽,用于商品、錢幣、證件等防偽。近年來又在發展全息電視、全息電影等三維立體顯示技術。
⑤1987年,我國發行了一枚全息郵折,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連郵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體照片。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側面等不同的影像,確實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國財政部和聯邦儲備局共同發布了發行新版100美元的設計方案,他們采用全息防偽技術,在美鈔上設置了安全線。
⑦全息攝影術目前在產品展覽、發布會、舞臺節目等場合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利用這種技術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象,還可以使幻象與表演者產生互動,形成一種共同表演的錯覺,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攝影術的條件嚴格,立體全息視頻在實用方面目前仍難大規模應用。于是“偽全息”等裸眼立體顯示技術應運而生。與全息顯示在空間中再現物體的實像不同,“偽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體視覺原理使觀眾感知到物體的立體感。立體視覺原理是指人的雙眼在觀看同一場景時,由于左右眼之間存在一定間距,左右眼視網膜上的成像來自于不同視角,左右視點圖像之間存在著細胞的差異。大腦皮層通過對兩幅圖像進行融合,從而感受到立體效果。目前裸眼立體顯示已經能達到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眾。
⑨近年來,全息技術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儀研發成功,科幻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變為了現實。這臺智能全息投影儀的外形像是一顆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達2.5米,十分生動逼真。它還配備有動態傳感器和光傳感器等,可以探測環境或動作的變化,并根據這些變化實時地改變投射、變幻的內容。這種全息投影不需要帶上任何3D眼鏡,就能觀賞。人們甚至還能與投射的人物角色產生互動。在家里配這樣一款全息投影儀,是不是很酷呢?
20.文章開篇從電影《星球大戰》與《鋼鐵俠》談起,有什么好處?(2分)
21.第⑦段中加點的“目前”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22.文中畫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下面的說法或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
A.全息攝影只能記錄光在某個方向的強度信息
B.在電影院戴3D眼鏡觀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技術投影儀放映的。
C.目前裸眼立體顯示已經能達到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眾。
D.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相同的圖像內容,跟觀看真實物體的感受一樣。
(三)文言文閱讀(15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魯公治國,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公遂止�;蛟唬�“土可壘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躓①耶?”公復止�;蛟唬�“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公猶夷②不能決,事又寢③。
【注】①顛躓:被東西絆倒。②猶夷:遲疑不決的樣子。③寢:停止。
24.請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標兩處)。(2分)
筑 徑 通 之 設 欄 護 之 又 何 憂 焉?
2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4分)
(1)固不可徹________ (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________
(3)魯公治國________ (4)公猶夷不能決________
2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1分)
A.懼其不已也 其真無馬邪
B.汝心之固 公善之
C.以殘年余力 以君為長者
D.而山不加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29.結合【甲】【乙】兩文內容,談談你獲得的啟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