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
10. 材料二中那個人最有可能成為“couch potatoes族”?請結合材料幫小濤作出判斷并解釋。
11. 閱讀材料四,回答問題。
小濤看了王杰、胡偉、洪廣平這三位醫生的回復后,認為有一位醫生的回復最有針對性,有一位醫生的回復不但沒有針對性,還別有用意。
小濤為什么會這樣認為?結合醫生的回復作出推測。
12. 綜合材料信息,幫助小濤完成網絡閱讀收獲卡。
文言文閱讀
【甲】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示兒燕
孫枝蔚①
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②。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窯④,當珍惜;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知之
【注釋】①孫枝蔚:清初詩人。②高閣:束之高閣,不去閱讀。③遑:閑暇,空閑。④舊窯:指年代久遠的珍貴古瓷。
【丙】諭兒書
吳汝綸①
忍讓為居家美德。不聞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②學問識見。孟子“生于憂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釋】①吳汝綸:清代作家。②掌:同“長”。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憂患。
13. 【釋義·懂文】根據文意,選出【乙】【丙】兩文標題中“示”“諭”最恰當的義項。
(1)示( ) A上天對人類顯示吉兇禍福 B.給人看 C.表示 D.教導
(2)諭( ) A上對下的文告、指示 B.告訴 C.知道 D.比喻
14.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學問識見。
15. 【圈點·品味】參照示例,結合加點詞語賞析下面句子,體會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
【示例】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表達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非……無以……”雙重否定,強調了“學習”和“立志”的重要,表現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1)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
(2)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
16. 【摘錄·明理】下面是從三則家書中摘錄的蘊含著修身治學智慧的話,根據語境把合適的內容填在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④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 ⑤忍讓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 ⑦生于憂患,存乎疢疾
讀書須注重方法,務實求知,我們可以按照古人說的“_________”去做;面對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話“_________”來勉勵自己;當我們放縱懈怠、內心浮躁時,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當我們追逐名利、失去目標時,可以告誡自己“____________”。
17.古詩閱讀
牧童詞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細雨,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牧童
[唐]棲蟾
牛得自由騎,春見細雨飛。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
兩位詩人向往的生活一樣嗎?結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18.根據要求完成任務。
《寧波晚報》“今日新聞”欄目需要新聞稿件,請以今天(6月14日)“寧波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為背景,挖掘新聞素材,寫一則消息。消息中涉及的具體地名、人名、校名以xx代替,150字左右。
19.按要求寫作。
學校文學社要出一期“話說家鄉”�?�,設置了“家鄉風味”“家鄉風光”“家鄉風俗”“家鄉風尚”四個欄目(見下表)。請你寫一篇文章投稿。 欄目 內容舉例 家鄉風味 寧波湯圓、紅青咸蟹…… 家鄉風光 四明山、東錢湖…… 家鄉風俗 鬧元宵、過端午…… 家鄉風尚 全民健身、垃圾分類……
要求:(1)任選一個角度,可記敘,可議論,可說明……(2)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華語網說明:網頁文檔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內容及格式,為方便你學習參考,我們還為你準備了二次校對過的word文檔及答案,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參考答案
一、書寫(5分)本題根據卷面書寫情況評分。
1. (1). 【任務一】(1)B (2). (2)D (3). 【人物二】(1)示 (4). 事 (5). (2)檢 (6). 撿
2.(1)①猿鳥亂鳴 ②但余鐘磐音 ③簫鼓追隨春社近 ④起坐而喧嘩者⑤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 ③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