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
【乙】
楚莊王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洫②深,蓄積多也。”寧國③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選自《楚莊王欲伐陳》)
【注】①陳:國名。②洫:護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同“疲”。
25.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每空1分,共4分)
(1)雖不能察
(2)夫大國,難測也
(3)其城郭高
(4)則民怨上矣
2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使人視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C.何以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興兵伐之,陳可取也 輟耕之壟上
27.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每小題2分,共4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28.請閱讀選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兩個小題。(4分)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劌認為魯莊公憑借“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乙】文中陳國因為“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導致戰爭的失敗。(每空1分,共2分)
(2)魯莊公和楚莊王最終取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29.畢淑敏在《精神的三間小屋》中說,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對父母的尊愛,對朋友的關愛,對萬物的慈愛,對生命的珍愛……對丑惡的仇恨,對污濁的厭煩,對虛偽的憎惡,對卑劣的視……
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
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我們常常犯下重大失誤,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下一條細細的羊腸小道;把自己的頭腦變成搜羅最新信息和網絡八面來風的集裝箱,卻不給自己的發現留下一個小小的儲藏盒……
請結合上述材料,自選角度,任選一題作文。
(1)請以“生命中盛著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③字跡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2)請以“精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③字跡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參考答案
重要提示:主觀性試題不必強調與參考答案表述一致,只要學生的回答緊扣題意、語句通順、合乎情理,即可酌情給分。
1B 2C 3D 4C 5B 6B 7A 8D 9C 10A
11.(1)猛浪若奔
(2)尚思為國戍輪臺 老夫聊發少年狂
(3)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2.(1)示例一:對偶、擬人(答對一種修辭,即得1分),形象地寫出了泰山神奇秀麗的特點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1分)。
示例二:“鐘”字是聚集的意思,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1分);“割”字是分割的意思,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或突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1分)。
示例三:虛實結合(1分),形象地寫出了泰山神奇秀麗的特點和高大巍峨的形象。(意思相近即可,1分)
(2)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1分);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體現了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答出任意一點、意思相近即可,1分)。
13.(1)土地 《大堰河——我的保姆》
(2)示例:三打白骨精、 三調(借)芭蕉扇等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文檔,僅供預覽,無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word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28.(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分);“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或“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矣”(1分)。
(2)都善于聽取正確的意見等(答“取信于民”不得分)。
29.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