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
【注釋】①澄波:人名。②霞裳:人名。③對枰(píng):對坐下棋。④參錯:雜亂不齊。⑤懷遠:人名。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
(2)擁毳衣爐火 擁:________
(3)僧澄波善弈 弈:________
(4)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 曳:________
20.給【乙】文中劃線句斷句,用“/”在句中標出。(限劃2處)
不 圖 觀 瀑 之 娛 一 至 于 斯 亭 之 功 大 矣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于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
22.請你從感官角度,比較【甲】【乙】兩文寫景分別側重于什么?
23.請你概括【甲】【乙】兩文寫景的對象及其特點。
四、綜合性學習(6分,每小題2分)
24.二十四節氣是有關農事季節與氣候變化規律的豐富經驗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開展以“天地有節,風雅中華”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結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個任務。
【材料一】
2月4日,立春,北京2022年冬奧會拉開帷幕。“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盛況空前的開幕式當晚,與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卷一同展現在世界面前的,還有二十四節氣這一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智慧結晶。古老的中國文化迸發生機與活力,為今年的立春增添更多時代印記。
【材料二】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了一些二十四節氣的諺語,如“清明前后,栽瓜種豆”“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小雪不怕小,掃到田里都是寶”。
【材料三】
二十四節氣,融匯著中國古人關于天文、歷法、音律、養生的智慧,亦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哲學、美學精神,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中國節氣文化的種子最應當柔軟植入青少年的心靈。
(1)任務一:閱讀材料一展開聯想,當“冬奧”遇上“立春”寄寓了人們怎樣的美好愿望?
(2)任務二:閱讀材料二探究二十四節氣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聯?
(3)任務三:結合三則材料,將節氣文化的種子植入心靈,聯系實際,我們青少年能夠做些什么?
五、寫作(50分)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長大了,鄉愁是一塊小小的屏幕,我在這頭,親人在那頭。
(《數字時代的鄉愁》)
小小的郵票,訴說著對故鄉母親的眷念;窄窄的船票,承載著對家鄉新娘的牽掛……時光荏苒,如今,人們的鄉愁在一塊小小的屏幕間傳遞。
請你結合材料,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可講述經歷,可抒發真情,可展開議論。文中不出現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實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數不少于600字。
(1)命題作文:在這頭,在那頭
(2)半命題作文:________和我隔屏相守
2022年恩施州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題卷參考答案
一、知識運用(10分,每小題2分)
1.D
2.C
3.B
4.D
5.A
二、文化積累(8分,每小題1分)
6.①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②花枝招展的③誰家新燕啄春泥④談笑有鴻儒⑤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嗵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閱讀(46分)
(一)
7.峻嶺人煙罕至,道路不平,前有猛虎,后有長蛇,環境十分惡劣且險峻,但三藏依然前行,側面襯托出三藏不畏艱難地前行取經的形象;伯欽及家僮護送三藏一程后,在韃靼地界前告別三藏,并且和三藏說韃靼地界有狼虎,三藏聽后心驚,但仍然轉身前行,伯欽向三藏道出前方有狼虎的部分側面體現了三藏不畏艱難、依然前行的形象。
8.①示例:高老莊收豬八戒為徒;②示例:流沙河收沙僧為徒。
(二)
9.“八千里”是二者相隔的空間距離,修飾“暖”字,意在告訴人們,如果有愛不在于距離的長短,更不在于時空。
10.①(高中畢業后)她每年寒假她都會去東北看他②(丈夫犧牲一年后)她和公婆還有一歲的兒子一起來到他犧牲的地方看他③(每年寒假)她在他的墓前讀給他聽她寫的信
11.內容上承接上文她說北方冷,引起下文她每年寒假她還會領著兒子去看他,在他的墓前讀給他寫的信。結構上:承上啟下。
12.小說通過他和她之間相隔八千里的愛情故事,體現了有一種愛時空隔斷不了,心靈有約,就會一直溫暖自己的主題。
(三)
華語網說明:完整doc試卷請點此下載。此處網頁文檔內容格式不完整,僅供預覽。
五、寫作(5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