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華語網說明:網頁為TXT無格式文檔,僅供預覽,無doc試卷加點字,下劃線、表格等格式及內容。完整中考語文試卷doc文檔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第Ⅰ卷(共12分)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2題。
七月是山中植物生長的最好時機。所有的植物仿佛都瞄準了夏季這段時間,(甲),一口氣cuān_____上來。這種強烈的生命力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那氣勢簡直能把人和動物都蓋過去。這片綠色世界到八月,突然間就變了樣子。原來那(乙)的氣勢霎時就消退了。特別像南瓜這種栽培性植物,在七月還是一fù_____要與萬物一決高下的樣子,一過七月就蔫了,只等待最后的成熟。山野間不知為何突然就安靜下來。不同季節中植物的生長規律簡直(丙)到讓人害怕的地步,植物總在爭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
1.文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和橫線處應填的漢字,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竄 chà 幅 nān
B.躥 chà 幅 yān
C.躥 shà 副 niān
D.竄 shà 副 yān
2.文段中(甲)(乙)(丙)三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全神貫注 鋪天蓋地 嚴厲
B.凝神屏息 鋪天蓋地 嚴苛
C.凝神屏息 漫山遍野 嚴厲
D.全神貫注 漫山遍野 嚴苛
3.下列句子中,
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央視著名節目《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的深層含義其實是精神價值的傳承。
B.擺脫線材束縛,將手機與充電板輕輕貼合,即可隨放隨充——手機無線充電在生活中已隨處可見。
C.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依托數字技術,匯聚優質資源,營造互動場景,展示閱讀成果,為廣大學生和社會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讀書空間。
D.“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連接個人與國家社會的天然紐帶。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寫意中國一探尋漢字起源”主題宣傳活動在河南安陽啟動,活動旨在以探訪中華文明源頭,發掘漢字文化魅力為目的。
B.陜西西安交響樂團推出的《長·安——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直播走紅網絡,吸引了2300萬人次在線觀看。
C.隨著全民閱讀的不斷深化,《三體》《流浪地球》等作品熱度逐漸高漲,科幻文學在青少年群體中越來越受歡迎。
D.線上全民健身活動參與時間靈活,運動類型豐富,可為不同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運動服務。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同為新聞作品,課文《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是一則消息,《“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則是一篇新聞特寫。
B.王維是唐朝著名山水田園詩人,他能詩擅畫,《竹里館》《使至塞上》體現了其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
C.對聯“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因其中鑲嵌了六個節氣名稱而妙趣橫生。
D.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經典短篇小說《
變色龍》,塑造了奧楚蔑洛夫這一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典型形象,“變色龍”也由此成為這類人的代名詞。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語句,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AI就是人工智能,最早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被正式提出。
①經過數十年的發展,AI已經被廣泛應用在生活當中,如手機搭載的智能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等功能,都離不開AI的參與。
②甚至一些普遍認為AI難以取代人類的領域,如繪畫、作曲等,也開始被AI滲透,其作品的完成度讓人驚嘆。
③溫斯頓教授對AI的定義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④在醫療、物流、生產、交通等高精尖領域,它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⑤它是對人的意識和思維過程的模擬,是人類用以了解智能本質的手段。
A.③⑤④②① B.⑤③①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③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共27分)
7.默寫填空。(8分)
(1)有約不來過夜半,_____________。(趙師秀《約客》)
(2)正是江南好風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3)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_。(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4)英雄,重家國,輕生死,其豪邁氣概在古詩詞中熠熠生輝。“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木蘭詩》)是代父從軍的花木蘭關山萬里、奔赴疆場的英雄之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壯志難酬的辛棄疾收復失地、青史留名的英雄之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零丁洋》)是寧死不屈的文天祥大義凜然、忠貞報國的英雄之氣。
8.閱讀下面的古詩,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3分)
觀滄海
[東漢末]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A.本詩是曹操北征烏桓途中登臨碣石山所作,詩歌寓情于滄海之景,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的情懷。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澹澹”寫出大海水波動蕩的狀態,“竦、峙”突出山島高聳峭拔的特點。
1/2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