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下文,完成12~14題。
紅小鬼
一個外國人眼里的中國少年
嘹亮的號聲接連響了好幾天。今天,我碰到一小隊號兵。我走到一個很神氣的小號兵面前。他穿著網球鞋、灰色短褲,頭戴褪色的灰色帽,帽徽雖然有些暗淡,但在這帽下的號兵卻毫不暗淡!他有玫瑰色的臉龐,明亮閃光的眼睛。你看到這樣的孩子——一個充滿溫情和友善的勇敢少年,心就會自然而然地熱起來……
我初想:他一定很想家!但通過和他一番交談,我立刻就明白:他不只是媽媽的孩子,更是一個老練的紅軍。
他告訴我,他今年十五歲,四年前在南方加入紅軍。
“四年!”我不大相信地驚喊道,“那么,你加入紅軍時一定是十一歲?你參加長征了嗎?”
“是的,”他帶著稚氣而驕傲的神情回答道,“我當了四年紅軍了。”
“長征很艱苦吧?”我冒昧地問。
“不苦,不苦。跟同志們在一起,一點兒都不苦。我們革命的少年不能總去想事情苦不苦,我們只想完成當前的任務。如果需要我們走一萬里,我們就走一萬里;需要我們走兩萬里,我們就走兩萬里!”
“你為什么加入紅軍?”我問。
“我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常聽村里人說到紅軍,他們說紅軍幫助窮人。我的家很窮,無田無地,田租吃去了我們收成的一半。冬天我們用樹皮燒羹湯吃,把谷省下來做來春的種子。有一年,紅軍來到漳州近旁,我翻過山嶺去請他們幫助我們家。他們對我很好,暫時把我送到學校里,我吃得很飽。幾個月后,紅軍占領漳州,來到我們村莊里,我家分到田地,用不著再捐稅和交田租。兩個哥哥和我都加入了紅軍。”
“他們現在在什么地方?”
“現在?我不知道。我們離開江西的時候,他們在福建的紅軍里,同方志敏在一起。”
“農民喜歡紅軍嗎?”
“喜歡紅軍?他們當然喜歡紅軍!他們用自己的手替我們做千雙萬雙鞋子。婦女們給我們縫軍衣,男子們偵察敵軍。每個人家都送子弟入紅軍。老百姓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紅軍的!”用不著問他喜不喜歡他的同志們,有哪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會跟自己不喜歡的軍隊走近兩萬里路!
紅軍里還有無數像他這樣的少年。少年先鋒隊是共產主義青年團所組織的,西北蘇區里共有隊員四萬左右。單在紅軍里總有幾百人,他們都是十二歲到十七歲的少年,從全中國各地來的。其中有許多經歷過長征的艱苦,像這個小號兵一樣。
中國蘇區的這些“紅小鬼”們,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們看到他們,往往會忘掉自己的悲觀,鼓起勇氣來,想到自己正在為這一類孩子的未來而戰斗。他們永遠是愉快的,樂觀的,他們不管行軍的倦怠,一碰到人就向他問候:“你好呀!”他們有堅韌、苦干、活潑的精神,有強烈的求知欲,你一看見他們就會感覺到中國不是沒有希望的,會感覺到任何民族最有希望的都是少年人。如果這一類孩子都能被解放,受教育,使他們有機會建設一個新世界,那么,從這里的少年先鋒隊就可以看出中國的未來。
(節選自埃德加·斯諾《紅星照耀中國》,有刪改)
12.(4分)在外國人眼里,“紅小鬼”是怎樣的少年?
13.(4分)品析本文開篇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4.(4分)請結合文本簡述紅軍用生命捍衛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三)閱讀下文,完成15~17題。
華語網說明:我們提供的所有中考試卷均為二次校對過的doc文檔格式試卷,此處僅為網頁預覽文檔,加點字、下劃線、圖表等格式不完整,
如果你需要精校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
15.(3分)結合文意,簡述題目的含義。
16.(3分)請簡要說明第③段使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只答一種即可)
17.(5分)請你觀察文中的插圖,想象并描繪巖畫反映的生活情狀。
(四)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題。
材料一:圖一 圖二
(摘選自曲青山《深刻理解新發展階段》)
材料二:
2010年9月,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正式立項實施。經過全體參研參試人員11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在2021年至2022年兩年內組織了11次發射,完成了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中國空間站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獨立掌握了近地軌道大型航天器在軌組裝建造技術,具備了開展空間長期有人參與科學技術實(試)驗的能力,為不斷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的創新發展,為建設航天強國、提升我國在國際載人航天領域的影響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對接,三位航天員分別是四征太空的指令長景海鵬、首位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三人跨代組合,實現“三人合一”的高度默契目標。
(摘選自楊宏《“太空之家”遨游蒼穹》和新聞信息,有刪改)
材料三:
2023年4月12日21時,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實現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紀錄。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是因為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長期以來,科學家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創造出一個“太陽”,從而獲得源源不斷的能源。位于安徽合肥科學島的EAST有著“人造太陽”之稱,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它擁有類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我國經過十幾年聚力攻關,歷經122254次實驗,終于實現了今天的突破。
近年來,EAST性能不斷提升,裝置運行區間不斷擴展,取得了多項國際托卡馬克運行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已完成工程設計,未來瞄準建設世界首個聚變示范堆。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