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守洛陽,光武乃拜異為孟津將軍,以拒之。異遺李軼書曰:“愚聞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項伯畔楚而歸漢,周勃迎代王而黜②少帝。彼皆畏天知命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業于萬世也。君誠能覺悟成敗,亟定大計,論功古人,在此時矣。”軼雖知長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報異書曰:“軼本與劉將軍首謀造漢,結死生之約。惟深達劉將軍,愿進愚策,以佐國安人。”軼自通書之后,不復與異爭鋒,故異因此攻城略地。
異為人謙退不伐③,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④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注釋】①光武:和下文“劉將軍”均指漢光武帝劉秀。②黜:廢,貶退。③伐:自我夸耀。④屏(bīnɡ):退避。
(節選自《后漢書馮異列傳》,有刪改)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項伯畔楚而歸漢 攻親戚之所畔
B. 輒引車避道 屬引凄異
C. 異一夫之用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D. 以佐國安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
10.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2分)
A. 彼皆畏天/知命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業于萬世也
B. 彼皆畏天/知命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業于萬世也
C. 彼皆畏天知命/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業于萬世也
D. 彼皆畏天知命/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時/垂業于萬世也
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一次出行時,馮異被漢兵俘虜,因其從兄舉薦,得以被光武帝召見。
B. 馮異有孝心,時刻惦記老母安危,決定棄城投降以報答母親養育之恩。
C. 馮異善規勸,能借古論今,曉之以理,說服李軼放下顧慮投奔漢營。
D. 馮異為人謙退,將領們講論戰功時他卻獨自避坐大樹下,人稱“大樹將軍”。
1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愚聞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2分)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2分)
(三)名著閱讀(9分)
武松看那店里時,也有五七個當撐的酒保。武松卻敲著桌子叫道:“賣酒的主人家在那里?”一個當頭的酒保過來,看著武松道:“客人要打多少酒?”武松道:“打兩角酒。先把些來嘗看。”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婦人舀兩角酒下來,傾放桶里,燙一碗過來道:“客人嘗酒。”武松拿起來聞一聞,搖著頭道:“不好,不好,換將來!”
酒保見他醉了,將來柜上道:“娘子,胡亂換些與他。”那婦人接來,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來。酒保將去,又燙一碗過來。武松提起來呷了一口,叫道:“這酒也不好,快換來,便饒你!”酒保忍氣吞聲,拿了酒去柜邊道:“娘子,胡亂再換些好的與他,休和他一般見識。這客人醉了,只要尋鬧相似,便換些上好的與他罷。”那婦人又舀了一等上色的好酒來與酒保,酒保把桶兒放在面前,又燙一碗過來。武松吃了道:“這酒略有些意思。”問道:“過賣,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娃蔣。”武松道:“卻如何不姓李?”那婦人聽了道:“這廝那里吃醉了,來這里討野火么!”
(節選自《水滸傳》)
13.請結合原著內容,仿照示例補全與選文相關的故事情節。(2分)
陷牢營,施恩出手護周全→明緣由,武松決意懲惡霸→___________→出惡氣,施恩重奪快活林
14.《水滸傳》敘事有波瀾,試結合選文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予以簡析。(3分)
15.如果“取經團隊”遇上“梁山好漢”,你認為唐僧師徒中誰最可能“上梁山”?誰最不可能“上梁山”?請結合作品簡述你的理由。(4分)
(四)說明文閱讀(6分)
華語網備注:網頁文件無法完整保留試卷文字格式及圖片,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們還整理了doc完整格式版(內附完整答案),如有需要請點此下載。
(五)議論文閱讀(7分)
講好中國故事要用好文化符號
史春林 宿程晴
①中華文化符號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能夠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敬�?蓯鄣闹袊蜗�,應在繼承傳統文化符號的基礎上,融入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不斷豐富中華文化符號的時代內涵。
②用文化符號講中國故事,既要傳承,又要創新。一方面,要用好傳統文化符號,講好中華傳統文化的故事�!炯住勘热�,以“中國功夫”為符號的《猛龍過江》《臥虎藏龍》等電影展現的關于力量、情感與哲思,在跨文化語境下被外國受眾廣泛接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傳播了中國文化。另一方面,應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文化符號的種類,增加文化符號的時代內涵�!疽摇勘热�,在兔年春晚的舞臺上,典籍中的上古神獸從VR畫師筆下一躍而出,非遺南音與流行音樂創造性結合,作為符號的上古神獸和非遺南音的意蘊大大豐富起來,增強了中國故事的感染力。
③讓符號富含中華文化意蘊,需兼顧外國受眾需求。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在塑造國家形象中有效運用文化符號,還要兼顧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和審美需求。比如,李子柒的系列短視頻,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題,以服飾、器物、食材等元素展現不同的生活狀態,引發了外國觀眾的共情,使中國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以一種日常的方式在國外的網絡平臺得到有效傳播。
④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國留學生在法國街頭用小提琴演奏《北京歡迎你》,將北京夏季奧運會、北京冬季奧運會這兩件世界體育盛事用音樂聯系在一起,強化了北京“雙奧之城”的形象,成功架起中西文化溝通的橋梁。這種創新在于,將中國文化符號融入外國常見的街頭藝術,實現了中國文化在異域的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