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如“白發三千丈”。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這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
⑧詩人在構成意象時,還可以用某一物象為聯想的起點,創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李賀詩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屬于這一類�;鹁娑际敲髁恋�,李賀卻說“漆炬迎新人”,陰間的一切都和人間顛倒著。
⑨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造。
(摘編自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
19.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物象只要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就可以成為意象。
B.“梅”這一意象已經固定地帶上了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這是古代詩人反復運用的結果。
C.第⑥段引用詩句,是為了表明同一物象,因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成的意象也大異其趣。
D.本文闡釋了意象和物象的關系,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
20.文章第⑤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學校將舉行詩歌創作大賽,你作為參賽者,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構成詩歌的意象,請結合文章⑦⑧段,簡要回答。(4分)
(四)閱讀下面文學類文本,完成22-25題。(13分)
青龍偃月刀
韓少功
①何爹剃頭幾十年,是個遠近有名的剃匠師傅。無奈村里的腦袋越來越少,好多腦袋打工去了,好多腦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腦袋入土了,生計越來越難以維持。何爹不愿趨時,說年輕人要染頭發,五顏六色地染下來,狗不像狗,貓不像貓,還算是個人?他不是不會染,是不愿意染。師傅沒教給他的,他絕對不做。結果,好些年輕人來店里看一眼,發現這里不能焗油和染發,更不能做負離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鎮上。
②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見冷清。我去找他剪頭的時候,才發現他在竹床上睡覺。
③“今天是初八,估算著你是該來了。”他高興地打開爐門,樂滋滋地倒一盆熱水,大張旗鼓進入第一道程序:洗臉清頭。
④洗完臉,發現停了電。不過不要緊,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電——這又勾起了他對新式美發的不滿和不屑:你說,他們到底是人剃頭呢,還是電剃頭呢?(A)只曉得操一把電剪,一個吹筒,兩個月就出了師,就開得店,那也算剃頭?他振振有詞地說,剃匠剃匠,關鍵是剃,是一把刀。剃匠們以前為什么都敬奉關帝爺?就因為關大將軍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過五關,斬六將,殺顏良,誅文丑,于萬軍之陣取上將軍頭顱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沒有這把刀,起碼一條,光頭就是刨不出來的,三十六種刀法也派不上用場。
⑤我領教過他的微型青龍偃月。其一是“關公拖刀”:刀背在顧客后頸處長長地一刮,刮出顧客麻酥酥的一陣驚悚,讓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張飛打鼓”:刀口在顧客后頸上彈出一串花,同樣讓顧客特別舒服。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錯過的一絕:刀尖在顧客耳朵窩子里細剔,似有似無,若即若離,不僅凈毛除垢,而且讓人癢中透爽,整個耳朵頓時清新和開闊,整個面部和身體為之牽動,招來嗖嗖嗖八面來風。氣脈貫通和精血涌躍之際,待剃匠從容收刀,受用者一個噴嚏天昏地暗,盡吐五臟六腑之濁氣。
⑥(B)何師傅操一桿微型青龍偃月,閱人間頭顱無數,開刀,合刀,清刀,彈刀均由手腕與兩三指頭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繚亂的花。
⑦一套古典絕活玩下來,他只收三塊錢。
⑧盡管廉價,盡管古典,他的顧客還是越來越少。有時候,他成天只能睡覺,一天下來也等不到一個腦袋。但他還是決不焗油和染發,寧可敗走麥城也決不背漢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著,常常去老朋友那里串門坐人家。從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綿綿無絕期”,他詩興大發時,能背出很多古人詩作。
⑨三明爹一輩子只有一個發型,就是刨光頭,每次都被何師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來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親切、最忠實的腦袋。雖然不識幾個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詩的最好聽眾。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沒送腦袋來了,讓何爹算著算著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過兩個嶺去看望老朋友,發現對方久病在床,已經脫了形,奄奄一息。
⑩他含著淚回家,取來了行頭,再給對方的腦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絕活。
⑪何爹再一次張飛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頭皮上一彈,彈出了一串花,由強漸弱,余音裊裊,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見三明爹眼皮輕輕跳了一下。
⑫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極樂。
(有刪改)
22.下列關于小說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青龍偃月刀”是關羽的兵器,將何爹的剃刀稱作“微型青龍偃月”,是因為何爹與關羽有些許相似之處。
B.小說開篇寫“好些年輕人來店里看一眼”“就打道去了鎮上”,表達了作者對年輕人崇洋媚外行為的強烈批判。
C.小說結尾處“最后的極樂”既明寫三明爹感受到的快樂,也暗示何爹的剃頭絕活可能退出生活而成為歷史。
D.小說中“關公拖刀”“張飛打鼓”等對剃刀功夫的四字命名,體現了小說的古典文化意味,具有文學氣息。
23.根據要求,在橫線處填空。(2分)
(1)A處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突出了何爹對新式美發的不滿和不屑。
(2)B處運用的描寫手法是__________,表現了何爹剃頭技藝精湛,手法嫻熟。
24.《青龍偃月刀》是韓少功“鄉土人物”系列作品之一,小說中何爹與三明爹是好友,文中哪些情節體現了他們的情誼?(4分)
25.如何看待何爹對傳統剃頭手藝的堅守?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4分)
三、作文(5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黃令儀(1936-2023),被譽為“中國龍芯之母”,少年便立志報效祖國,年逾八十仍奮戰在科研一線,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微電子行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用一顆純粹的“中國心”打造出最硬核的“中國芯”。她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她用一生詮釋了一個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材料二:1935年,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當眾發出了“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其言諄諄,其意切切,振奮了南開師生的愛國情懷,時至今日,仍需我們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結合你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表達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1.蘊 慧
2.D
【解析】A.羈(jì-jī)B.悄(qiāo-qiǎo)C.驀(mù-mò)
3.A
【解析】首當其沖(chōng):指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沖:要沖)
4.D
華-語-網說明:網頁無法完美展現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片、表格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試卷及答案,請點此下載(下載頁還有近15年大慶中考語文試卷)。
示例二:何爹的堅持,不愿趨時隨變,墨守成規,不能將傳統技藝與時代需求相結合,以適應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導致生意天冷清,生計都難以維持,面臨衰落也是歷史的必然,仍然不知變通則是不可取的。
示例三:傳統手藝要揚長避短,去粗取精,發展創新,與時俱進,將傳統文化精髓發揚光大,使之適應當代社會的文化需求。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