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現在屬山西�。╀乘l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左氏春秋》。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
治平三年(1066)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王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被命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于熙寧三年(1070)出知永興軍(現在陜西省西安市)。
次年,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十五年,以書局自隨,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至元豐七年(1084)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
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由于他在政治觀點方面,主張法制永遠不變,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為政數月間盡廢新法,罷黜新黨。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
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