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一班姜磊
空軍,歷來是各國關注的焦點,經過六十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如今,我國空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強悍的鷹群,為維護我國領空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下面由我來為大家掀開那段塵封的歷史吧……
述說一下鷹隼是如何成長為戰鷹的。
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為了打擊在中國領空肆意妄為的日本空軍,我們便開始擁有了自己的飛機與飛行員,雖然當時的飛機少,裝備差,但我們的飛行員卻創下了輝煌戰績,大滅日本空軍的囂張氣焰。
內戰時期,許多中共中央領導非常重視空軍發展,特創辦東北老航校以培養優秀飛行員。此事足以表明空軍的地位。
共和國成立后,積極發展空軍。當時我國空軍已經落后世界幾十年。中國空軍雖然開始時間慢,但起點卻很高,直接跨過戰機螺旋槳時代后,瞄準了當時最為先進的噴氣式戰機:米格——21,中共中央不惜巨資引進的這批戰機,隨后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暴發。
二戰結束后,美國空軍在世界上可是數一數二的空軍力量,“王牌”飛行員占總飛行員數的百分之二下(注:“王牌”飛行員是指擊落敵機五架以上的飛行員),而當時的中國飛行員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飛行時間普遍不足一百個小時,這懸殊的差異幾乎決定的戰局。但,“鷹隼試翼,如虎嘯谷”。初出茅廬的中國戰機已經擊落美機三百五十余架,擊落美軍王牌七十余名的輝煌戰績創造了二十世紀的空戰神話,開辟了令美軍聞之喪膽的“米格走廊”。
隨后,我國空軍又經過長期的發展,研制了殲-6、強-5、殲-7、殲10、殲11等一系列戰機,壯大了我國的空軍實力,為捍衛我國的制空權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09年十月一日大閱兵上,我國又向世界展示了一些完全國產新裝備:電子戰飛機,殲擊機,轟炸機,無人機,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一系列機種,不僅展現了我國空軍的先進軍備,還證明了我國空軍的實力。我認為我國目前重點發展空軍的戰力思想是完全正確的,因為一個國家倘若沒有一支強悍的鷹群,即使抱緊頭顱也無法避免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