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黛玉教香菱學詩說起
吳 毅
“大型的《紅樓夢》選秀活動”鬧得沸沸揚揚,我不禁關心起久違的《紅樓夢》。再次細細品讀,我獨愛林黛玉。愛她圣潔純美的靈魂;愛她才思敏捷,富有詩人的氣質:愛她對愛情的忠貞,愛她為寶玉所流的那一滴一滴的淚;更愛她對香菱的無微不至……淺談香菱的詠月詩
書中四十八回寫著,香菱請黛玉教詩。香菱笑稱:“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黛玉的話道出了教育的真正所在,學習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厚積而能薄發,海納百川而能吞吐。只有先鞏固好基礎知識才能一展你的所長,我們且不可做空中閣樓,外表光鮮而實際卻是虛幻的。
書中寫道:當香菱說明求教之意時,黛玉慨然允諾:“既要作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边@是一個自信大方、善解人意、樂為人師的黛玉。
從黛玉教導香菱學詩的過程看,她雖是對一個初學詩的人講課,但她深入淺出地為香菱釋疑解惑,讓香菱從不同方面感悟、升華。這是一個博學多才、能為人師的黛玉!一位名師說過,要讓學生成為河,老師就必須是海。當今的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的殿堂里,曾經領受教育、心理和教學論的熏陶,涉獵了古今中外的文學、歷史、哲學、自然科學的名著�?墒�,三尺講壇上,學生的嘖嘖疑惑,猶如鋒芒在身……因此,中小學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就理所當然。而且博覽群書,有良好的讀書習慣,應該是為人師表的標志之一。所以,要如黛玉一般,能為人師。
黛玉首先為香菱樹立信心:學詩“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你又是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到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其次強調積累,循循善誘。針對香菱的學情,從淺近到艱澀設計,黛玉給她開書目,按當時“詩必盛唐”的觀點,將王維、杜甫、李白三位大詩人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求香菱讀每位詩人的作品不少于百篇,目的是要她通過積累、體驗、感悟,領受詩的意味;待到香菱讀完王維的五律詩后,她又要香菱“講究討論”,從而一步一步地將香菱引入詩的境界。最后,鼓勵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卻不說,這種教導對“苦志作詩”的香菱是很合適的,對她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極為有用的。這是一個懂得教學規律、善為人師的黛玉。其實,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懸想階段到“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階段,這古已有之的治學之法,與重積累、重感悟,重創新、重實踐的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所以,要如黛玉一般,善為人師。
從香菱學詩說起
——王維《使至塞上》名句賞析
文 / 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4系23隊 徐 鵬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到香菱學詩,林黛玉叫香菱看《王摩詰全集》等。過了幾天,香菱再向林黛玉請教。小說里說: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內一聯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毕雭頍熑绾沃�?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詩歌的品讀、賞析中,怨恨多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香菱以這兩詩為例,談出了自己讀詩的感悟,實在是妙極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王維接受唐玄宗旨命,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從長安出發,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在赴邊途中,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五律。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我們似乎聯想到詩人輕車簡從,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正因為這一聯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林黛玉問香菱可領略了些滋味,香菱笑道:“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是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摈煊駟査龔暮翁幰姷�,香菱就選擇這一名句來談體會,可算是道出了王維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無疑顯示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點下,悟性高強,詩意勃發,深具靈性。
同學們,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否從香菱學詩勤學好問、字斟句酌、咀嚼品析的過程中,得到一點有益的啟示呢?
來源:《學習報 語文專版》2007年8月17日第7期總第963期第二版)
讀 《香菱學詩》有感
徐楠
《香菱學詩》來自于曹雪芹的〈〈紅樓夢〉〉,這篇文章講得是黛玉師傅教香菱如何做詩和香菱如何學詩的事。黛玉——優秀的教師
黛玉先教香菱讀詩,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屜懔鈱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