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師的教誨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進步的階梯。”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闊。我閱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仿佛是在聆聽大師的教誨。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深入淺出地把一個個生動的實際事例和精辟的理論展現在我們面前。讀著此書,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是那樣的樸實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內心在交流,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
一、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教學的兩個主要角色就是老師和學生�?梢哉f師生關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教師要怎樣與學生和諧相處呢?李老師告誡我們,要想和學生相處,我們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他們,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過程中,發現孩子做錯事并非是故意的,而是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去做的。想想我們的學生,他們很多時候也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才發生的錯誤,我們能單純地批評他們而不問緣由嗎?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大人有時候都犯錯誤,何況是那么小的不懂事的孩子,孩子不就是孩子嗎,在學生犯了錯誤時,我們教師及時地去幫助他們,教給他們正確的方法,他們才會改正。他們需要在不斷的犯錯誤中學會明辨是非,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愛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愛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要及時恰當地表揚孩子們,讓他們在充滿陽光的環境中,茁壯的成長。這是李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的思想。我們要愛學生,但是不能憑借自己的感情只愛那些自己認可的學生,我們對學生應該一視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老師的一句話、一個關切的眼神或一個微笑就能給學生莫大的動力,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的,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溫暖。作為老師,我們更要注意觀察去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肯定他們,賞識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著他們的缺點和短處不放,只要相信我們的學生是優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同學心貼心;因為有愛,才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當學生喜歡你的時候,他很自然的也就會喜歡你的課,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吧。想想我們的學生,如果我們每天處在一種批評學生的狀態,學生肯定受不了,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生跟你產生了抵觸的情緒,他還能學好嗎?他還能服你的管理嗎?可想而知,你的教育管理會越來越難。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隨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去表揚他們,讓他們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加強閱讀教學,提升閱讀能力。
在那么多文章中我注意到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如《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中強調的也是說閱讀對智力的重要性。“我所說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激發他們去閱讀,閱讀正是達到順利學習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等等,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我注意到這點后,對班里的同學分析了一下,還確實是這樣的。一般拿到一篇文章后馬上能流利讀下來的同學就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同學,其中幾個,我想可能到現在為止,除了背很熟的課文和段落之外,幾乎是沒有一篇文章能通順讀下來的,包括課外的,不過這些同學一般也不喜歡看課外書,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磥黹喿x真的很重要,以后要多布置一些閱讀的作業,給同學們講講故事,去報刊雜志多投投稿等,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對我自己也有啟發,我自己同樣要加強閱讀,否則會越來越落后,記憶力越來越差。
《月光曲》是一篇傳統課文,我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月光曲》,繼而閱讀課文將音樂形象轉化為文字,再看圖畫。然后討論三個問題:貝多芬為盲姑娘彈奏的第二首曲子在旋律上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盲姑娘兄妹為什么陶醉在樂曲中?把音樂、文字、圖畫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討論,對課文內容便有了深切的感悟和體驗。你看,一首樂曲、一幅畫,三個問題,多么簡潔,多么清晰,孩子們從從容容而不是手忙腳亂地讀懂了課文,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三、用思考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還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以及強烈的創新激情,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教師要勇敢,有恒心,對工作一絲不茍等,才能與學生產生感情共鳴,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文,引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環境:“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有的山谷里有好多種蝴蝶,五彩繽紛的蝴蝶上下飛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先是設問“蝴蝶谷的景象怎么樣?那到底迷人在什么地方呢?”然后,我允許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學生各有所好,自由地把學習內容聚焦到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充裕的時間中,讓他們自讀自悟,各有所得。在交流時學生自由發言,讀了哪句就交流、討論哪句。我借機點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分別展示了蝴蝶谷中的兩種景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蝴蝶谷的景象十分迷人。”最后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回憶剛才的情景,向游客介紹一下自己眼中的蝴蝶谷。配上錄音和圖象,這樣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暢所欲言:有的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蝴蝶谷的景象“蝴蝶谷的蝴蝶真多,五顏六色,什么樣的都有。”“蝴蝶谷真美,簡直是蝴蝶的世界。”有的用書上的原句朗讀,來贊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也有的適當展開想象“人們在蝴蝶谷中,唱歌,跳舞,和美麗的蝴蝶一起歡樂……”。民主的教學氣氛真正使每個學生“動”了起來,無拘無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發展,喚醒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利于激發他們進一步的創造熱情。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走路。”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心靈的召喚。在今后的人生中,無論做什么事情,讓我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
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讀書可以擁有教育教學的源頭之水,去滋潤學生的心田;讀書可以經常走進大師的心靈,與大師進行對話和交流;讀書可以真正解讀到自我的淺薄與無知,從而去豐富、完善和充實自己;讀書最終可以真正改變自己人生的寬度和終點,去實現明天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