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灌籃·灌籃
高三(19)班 常雪丹
編者按:華語網會員“原創作文”活動作品,未經本站授權,請勿轉載。
木木對小天說:“你好好寫寫我”的時候,小天想到了郭敬明書中提到的小許,記得小許也說過同樣的話,小天習慣性地點頭“噢”,然后再習慣性的沉默下去。
小天認識木木的時候只因為兩個字而已,那兩個字讓她感到莫名的親切,就像看到一米八三的木木一臉陽光地笑,就會聯想起孤單一樣,沒有什么理由。小天是個固執的不行的孩子,木木曾經這樣說,小天就習慣點頭“嗯”。所以很多時候木木都不得不向這個固執的女孩妥協,比如他沒辦法讓她乖乖地去吃飯,沒辦法不讓她看籃球賽,沒辦法讓她放棄寫些晦澀的文字……也許他習慣太過妥協,所以他習慣放棄他的堅持,他的固執。
小天總是中午不吃飯,呆呆地站在操場上占好位置,等著一場精彩抑或是不怎么精彩的籃球賽,人們會用一樣的眼光看這個固執的女孩兒,可是她全然不在乎。記得小天寫到“操場上的人群漸漸散了,太陽慢慢隱退,我站在操場上回味著方才的精彩片段。這時,木木——那一米八三的男孩走過來,“喂,丫頭,你看籃球?”‘丫頭’記得我哥從前也這樣叫我,我一下子似乎垮了,條件反射式地來了句“哥,灌籃,”然后木木——那個一米八三的男孩大笑。他對我說,“你好,我叫陸凡,”我笑了笑,很認真地看著他,“我想叫你木木�!彼f“可以,”然后我們成了朋友。
小天總是不停地寫些東西,卻不讓木木看,也不讓木木知道她的文字里面提及他,——那個一米八三的男孩。
木木總是問小天,一個女孩怎么這么喜歡籃球,她就習慣點頭“嗯”,然后翻開她的畫冊給他看,“他,灌籃的那個,我哥�!钡谝淮温牭叫√焯峒八€有個哥哥的時候,他不驚訝,這女孩,誰能懂呢?小天每天和木木、白子、小巖他們那群打球的男生混在一起,她總說覺得這些人打球時特真實,特明朗。她說這話的時候,那些男生會安靜的聽著,像是喜歡她這樣的贊許,而小天也很得意與每天夕陽西下的這段閑暇的時間,她能像講故事的婆婆一樣和這些學長們“胡侃”。小巖他們習慣叫她“丫頭”,因為只有這時她才笑,像個孩子一樣,安靜的臉一如浪潮退后靜謐的海洋,干凈而透明。每次考試之后,他們都會大肆慶祝一番,為小天的每一次成功,為他們自己每依次的幾年后的希望;他們用跑調的生日歌逗她開心,用搞笑的幽默逼她笑。她看者那個一米八三的男孩兒想到了她哥哥,然后她說“灌籃”,木木一個漂亮的灌籃,她就大笑。
木木說他想去西藏,看看喜馬拉雅山的雪峰,曬曬拉薩里的太陽;可是木木爸、媽說兒子回去北京,那個他們一直向往的地方。
小天說,堅持你所堅持的,別學我哥,然后一年后,木木北上,去了那個離西藏好遠的地方。
小天還是常去看球,固執地站在操場上。她想起了木木的話,突然想哭:“我以為我堅持的一定回實現,然而我習慣向太多東西妥協,生活,讓我無法不實際點,西藏,讓我無時不再向往,然而,我不再是個孩子”——木木
小天終究又是一個人了,那些真誠、血腥、孤獨的“孩子”都走了,一年后,她也終究要離開。
爸爸去世的那年我上高一,媽媽去了好遠好遠的地方,只說要我和哥哥好好活,好好過。生日那天哥哥賣了他心愛的籃球,送了我本精裝版的畫冊。后來哥哥北上打工,供我上學,盡管我固執地拒絕,但是拗不過他的堅定。因為我斷動了他的籃球生涯——那個一米八三的男孩,我說我恨他。木木也走了,和我哥哥一樣身高,一樣愛好的男孩,也去了北京。西藏、籃球,木木一樣一樣的都妥協了。我不知我是否堅持“恨”他們,那些向生活妥協的“孩子,”后來,我才明白,原來我的恨從未存在。人,向很多東西妥協。
小天
后記:故事從頭到尾都是虛構的,但喜歡籃球是真的,也習慣妥協,比如我想說的不敢說,想寫的不敢寫。人,向很多東西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