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二班李曉云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屋里寫作業,寫的正煩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了一聲:“戧剪子來,磨菜刀”的吆喝聲。坐在旁邊的爸爸說:“咱家的那把剪刀不是不好用了嗎?你拿出去磨磨吧!”本來就很煩的我帶著一臉的不高興拿著剪刀就出去了。
來到街上一看,磨剪刀的原來是一個老頭兒,大約60來歲,騎一輛很舊的電動車,兩只笑瞇瞇的眼睛鑲嵌在一張皺紋數都數不過來的臉上,但看起來卻很和藹。老頭兒微笑著說:“磨剪子吧?拿來給我看看�!蔽冶惆鸭糇咏o了他�!笆窃撃ツチ��!彼呎f邊從車上拾掇工具,不一會兒他就開工了。
他邊磨邊跟我說話,“孩子,上中學了吧�!彼f道。我說:“是啊,剛上初一�!薄霸趺礃�,學習成績還不錯吧?”“湊合著吧�!蔽矣悬c疑惑,怎么說著說著就扯遠了呢?“其實啊,學習就和這剪刀一樣,你越是經常的磨它,使用它,他就越靈活,鋒利;如果你對它置之不理,他就會變得堅硬無比,甚至長銹。學習也正是如此。你遇到一個難題,不要撒手一扔,就萬事大吉;反過來,你更應該積極地開動腦筋,努力思考,這樣你的大腦才不會變得遲鈍。長期堅持下來,你的大腦就會越來越靈活,你也就會越來越聰明,學習成績也肯定會直線上升!”老頭兒越說越帶勁兒,剪刀不一會兒就磨好了。
“看看,好使不?”我拿起一塊布,剪了一下,“您還別說,效果還真不錯�!蔽腋吲d極了。
付過錢之后,老頭開始整理工具,我也向家里走去。在回去的路上,老頭兒剛才的那番語重心長的話語仍不時地在我的耳邊響起。不覺間,我加快了腳步。
簡評:
文章通過一次磨剪刀的經歷,從中感悟出了關于生活和學習的道理,表現了作者善于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的好習慣。在寫法上,文章很注重語言描寫,主要通過語言來刻畫那位磨剪刀的老人的形象特征。